老凤祥金银细金制作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遗产编号 ⅷ-3 所属地区 上海·黄浦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黄浦区 申报日期 2006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原为“老凤祥银楼”,是由创始于1848年的“老凤祥银楼”发展沿革而来,也是全国唯一的由一个半世纪前相传至今的百年老店。其商标“老凤祥”的创意,也源于“老凤祥银楼”的字号,现已走过了158年的历史。
老凤祥以制作金银首饰、中西器皿、宝景徽章、珠翠钻石、珐琅镀金、精制礼券等上乘工艺品为主。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银楼业组成同业会时老凤祥已经列入九大银楼之一。如今,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从原来一家十几个人的前店后工场,已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全国首饰行业最大集团之一,是黄金企业为数不多的“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
老凤祥最独特的工艺就是金银摆件工艺,金银摆件是以金银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供室内陈设欣赏或兼具实用功能的传统手工艺品。其生产历史可上溯至殷夏以前,汉代已趋兴盛,至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品种繁多,大小齐备,除专供观赏的造型艺术摆件外,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摆件已遍及各类器具。在销金,铸造,鎏金,纹饰等方面技法纯熟。产品造型奇巧多姿,工艺完美精湛,明代嵌宝盛行,清代极重华丽,历代名作叠出。如汉代的“马踏飞燕”,“错金博山炉”,唐代的“凿花莲瓣金碗”,“鎏金舞马银壶”,元代的“树桩老人”,凸花人物故事盘“,明代的”金桂日挂屏“,“银提粱壶“等,皆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成就和精深的工艺水平,并能反映出各时代的美学思想和生活情趣的基本特点。
金银摆件的制作技术,统称大件技术。其中半立体抬压是摆件的主要技术,又称阳花抬压,是采用较复杂的手法,在平面材料上用各类钢凿抬压出有立体效果的花纹,类似浮雕。表现的题材相当宽广,花草,鸟鱼,山水,人物,建筑皆能适应。阳花抬压一般工艺过程是:取金银片?d?d上胶水板?d?d贴样?d?d錾轮廓线?d?d起胶抬压,呈立体感?d?d上胶成形?d?d开色(錾出花纹)?d?d起胶情况?d?d成品。一般器皿摆件的工艺流程为:来料?d?d成型材?d?d铸模压制?d?d焊接?d?d修饰整型?d?d电镀光亮?d?d成品。还有泥塑、板金、拗丝、镶嵌、雕琢等各种技法。一些高级精贵的摆件工艺上十分繁复应需而用,作为艺术品无固定的工艺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购买(老凤祥)银楼的固定资产,筹办了国营上海金银饰品店,于1959年6月对外营业。除制售首饰外,继承传统工艺,设计制作了金银浮雕人像摆件及各种器皿摆件,主要供应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如1959年该店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制造了直径为9.5米的鎏金五角葵花顶灯和银餐具2.9万余件。此外,历年来还承接了大型建筑的鎏金业务。如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的钢塔五角星,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我国赠送给巴基斯坦的真纳陵墓之大吊灯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等。经过鎏金后,这些供人瞻仰观赏的大型建筑增添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艺术装饰效果。
1958年该店改名“上海金银饰品厂”,1962年划归隶属于上海工艺美术公司。与该公司立于1959年底的“上海金银饰品厂”一同成为上海仅有的两家生产金银首饰和摆件的工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