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朔州:内外长城古堡关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内外长城

 

  现存朔州长城大多为明代所筑。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交汇于山西偏关老营堡丫角山,被称为内外长城。朔州北为外长城,南为内长城。外长城从居庸关西北经河北张家口、万全、怀安进入山西大同市天镇、阳高、新荣区、左云转入朔州境内。长城在朔州境内经右玉县、平鲁区,沿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交界汇于丫角山。在明代,内外长城属大同镇统辖。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涞源、阜平进入山西大同市灵丘、浑源,再经朔州市之应县、山阴,沿朔州市与忻州市分界线,经雁门关、宁武关、又经偏关老营堡,呈弧型达丫角山,明代属山西镇统辖。内外长城汇合后继续西行到黄河岸边。

 

  大同镇所守的外长城沿线,有许多关隘,如兔毛河口即杀虎口(右玉县)、黑峪口、东尖峪口、石佛寺口、大寺口(大同城西)、开口山(大同城东)、阳和口、虎峪口、咸宁口(阳高县)、白杨口、榆林口、砖磨口、水磨口(天镇县)。在长城之南的腹地还有偏岭口(怀仁)、沙净口(朔城区)、三岗四镇、黄沙口(应县)、龙峪湾口(山阴)等。

 

  在关塞、堡寨拱卫中,还有作为府州县地之城池,如大同、右卫、平鲁、山阴、朔州、应县、阳和、天成、广灵、灵丘,都是军事重镇或要塞,其中许多城池如右卫、左云、阳高、天镇是因军事防守而形成的。

 

  (一)外长城

 

  右玉段:右玉县东与左云县相接,南与平鲁县相连,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长城由左云县二十边村西北2公里处,出左云界入右玉县庄窝村。明代右玉境内卫所堡寨分管长城159里3分(明代计法),边墩180座,火路墩189座。

 

  长城在右玉县境内的基本走向是:由庄窝村向西北经破虎堡至残虎堡,然后转西南方向经海拔1666米的五台山至杀虎口。过杀虎口跨越苍头河,继续向西南行,经二分关村,过海拔1747米桦林山与海拔1798米黄华山抵大沙口。由大沙口继续向西南约行2.5公里后,出右玉县境入平鲁区。长城在右玉县境内长约85公里。边墩间距200米—1000米,平面呈方形,底边长10米—20米,残高5米—10米。沿边烽火台大部分为方锥形台体,底边长10米—15米,残高5米—12米。长城墙体黄土夯筑,基宽7米—10米,顶宽3米—5米,残高3米—8米。

 

  左云县与右玉县交界处长城残毁严重,只有不足1米高的一条碎石和黄土混合的残基。从两县交界处至破虎堡东1 .5公里,筑于山脊上。由庄窝村向西偏北的黄土夯筑墙体,虽有不同程度残损,但整体较好,墙体高3米—5米不等,黄土夯筑边墩高大坚固,多保存较好。从破虎堡起长城下山,筑于马营河北岸的山坡上,沟口处已被冲毁。破虎堡附近现存有3座相距很近的砖楼基础。破虎堡原为破胡堡,北距长城约300米,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万历二年(1547)砖包,堡城周2里,高3丈8尺,向南开有一门。明时驻守备,分守长城14里,边墩17座,火路墩5座。今包砖早已被拆毁,黄土夯筑墙存,堡南有砖券拱门,保存较好。

 

  长城由破虎堡西行经,东十五沟村至二三墩村筑于山坡上,残高2米—4米,部分沟口被冲毁,夯土墩台多较好。二三墩村西南约3公里处有马堡。马堡为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筑,万历元年(1573)石包,城周1里1分,高3丈5尺。明时设操守,分守长城14里,边墩15座,火路墩4座。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毁,只残存夯土城墙。

 

  长城由二三墩西村偏北绕过海拔1767米的马头山,爬上海拔1500多米的山脊,从大坡村后转向西南至残虎堡口。这段黄土夯筑城墙虽有残圮,但基本连贯,保存较好,遗存高约4米左右。大坡村南约1.5公里有残虎堡,原名残胡堡,建在河边,位于长城正南2.5公里处,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隆庆六年(1572)石包,堡城周1里6分,高3丈6尺,向南开有一门。明时设操守,分守长城15里,边墩24座,火路墩9座。今残虎堡砌石被拆光,只残存砖砌拱券南门和黄土夯筑的城墙。

 

  长城由大坡村西约3公里的十五沟村转向西南,翻过海拔1666米的五台山,过四台沟村北经樊家窑下至海拔1260米的杀虎口。这段城墙从大坡村至十五沟村东段残存土墙高3米左右,西段损坏严重,只有一溜土筑墩台尚存。十五沟村至四台沟村段,土筑城墙坍塌严重,仅见一溜隆起的土垅。过四台沟村后长城渐有所存,至杀虎口墙体高约3米—5米不等。樊家窑附近有一座“十六砖楼”,现仅见基础。

 

  杀虎堡原为杀胡堡,位于苍头河东岸的高台上,北距长城300米,扼杀虎口通塞大道。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城周2里,高3丈5尺,向南开有一门。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24里4分,边墩28座,火路墩6座。今城墙砌砖已多被拆走,仅砖砌拱券南门残存,城门上镌有精美的砖雕图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为适应蒙汉互市需要,又在旧堡南新筑平集堡。平集堡与杀虎堡城周、城高均相同,新旧堡之间设有马市,供长城内外的边民进行物资交流。不久,又于两堡之间筑墙连接,左右开门,两堡连同围墙周围共计3里,残存平集堡砖券拱形南门以及黄土城墙。堡南的广义桥设计巧妙,雕刻精美,保存非常完好。近来两堡四门被复原保护起来。

 

  由杀虎口向西,长城跨越苍头河。苍头河明代称兔毛河,当时在河床之上建有桥式跨河城墙,称水上长城。桥式墙上设有垛口,两端有敌楼。桥上有大小27个泄水门,最大的有9个,当地称为九龙洞,清代被山洪冲毁,只在河西岸残存高3米左右条石墩座。近来在旧关口附近新筑约500米砖砌城墙,东与残高约5米的明代土筑长城相连,西达河边,远远望去,关楼、城墙,古色古香,蔚为壮观。

 

  长城过苍头河向西南河岸,有约1公里已无墙迹。之后长城经二十五弯村、北辛窑村至二分关村,爬上海拔1400多米的山冈,又下至沧头河谷支流上。爬上河岸山坡的墩台、城墙逐渐连为一体,只有零星几段存有高2米左右的夯土墙。二十五弯村边沟口长城被水冲毁,二分关处有一宽阔河床,长城初沿小河北岸山坡西 行,过河后夯土残墙沿着山脊直奔海拔1747米的桦林山。桦林山山峰高耸,站到山顶,可清晰看到长城如巨龙般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而去。桦林山顶上有两座高大的墩台,其间有一段长约200米的石砌长城,残高约1米左右,其外边为悬崖峭壁。桦林山南长城外侧有一段10公里左右的长城分支,同主体城墙并行,相交于十三边村附近海拔1798米的黄花山。两条长城皆黄土夯筑,支线大部分残圮。主体长城保存较好,墙体黄土直立,高约3米—7米,这段长城,由于沟壑纵横,地势较高,人烟稀少,墙体保存较好,长城如巨龙翻腾,起伏盘桓,气势宏伟壮观。二分关东南5公里处有马营堡,今为马营河村,万历元年(1573)土筑,城周8分,高3丈3尺,分管长城5里5分,边墩8座,火路墩1座,如今只有高大坚固的土墙林立,可见其昔日城堡轮廓。

 

  桦林山东有右玉林卫城,今称右卫镇,西距长城10公里。右卫城初建于建文四年(1402),永乐七年(1409),设大同右卫时,右卫城才完全建成。嘉靖四十五年(1566)重修右卫城。万历三年(1575)砖包城墙,城墙周围9里8分,有4座城门,城门外皆有瓮城,为大同西北的军事重镇,明设参将、卫指挥驻守,分守长城32里,边墩15座,火路墩40座。

 

  长城由十三边村继续西南行,至云石堡段,沟谷纵横,地势起伏较大,黄土夯筑墙体圮残严重,有些地段略剩痕迹。出十三边村后不远的一条沟口两侧山坡上,南北相对,立有两块石碑。北侧碑高2.15米,宽0.87米,厚0.25米,阴刻楷书“大同中路分属西界”竖写大字。大字左侧有一行竖写小字为“万历三十七年秋吉日立”。南侧石碑与北侧石碑规模相同,阴刻“威远路分属东界”,小字为“万历三十七年”。这是目前发现的万里长城上仅存的两块长城分守界碑。十三边村南约2公里处,又见长城外侧一条分支,长约2.5公里,残存墙体严重毁坏。十三边村东约12公里处有铁山堡,建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万历二年(1574)砖包,城周1里4分,高3丈5尺,分管长城11里,边墩22座,火路墩10座。今堡内无人居住,高大雄伟的城墙依旧矗立,墙体残存,顶宽约2米,长满杂草,砖石已无存,仅南墙外有部分砖墙。

 

  过了有分界碑的山沟后,在长城边井沟村南一山坡上,有云石新堡。其东南5公里丁家窑东山坡有云石旧堡,嘉靖三十八年(1559)土筑旧堡,后因山高无水,防守困难,且离长城太远,废弃。万历十年(1582)移建云石新堡。新堡周1里7分,高4丈,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10里,边墩22座,火路墩17座。云石新堡今为一村庄,城堡包砖已被拆毁,仅存夯土墙。明代云石新堡曾有一座互市砖楼,今仅存残迹。

 

  长城由云石堡村往南经大沙口继续向南西行,过楼沟村出右玉县境而入朔州市平鲁区界,这段长城圮坍十分严重。楼沟村附近存有一座破坏严重的砖楼。

 

  平鲁段:长城由右玉县楼沟村,向西南进入朔州市平鲁区税家窑村。长城在平鲁区境内的大致走向为,入境后向西南经七墩、大河堡至二道梁后转南过寺怀、正沟,在头墩转西南,经六墩、九墩向西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至丫角山止。明代平鲁区境内卫所分管外边91里4分,边墩137座,火路墩103座。条石或砖砌敌楼10座。今长城在平鲁区境内长约40公里。黄土夯筑墙体,基宽7米—9米,顶宽3米—5米,残高5米—7米,边墩间距150米—800米,除个别砖砌空心敌楼外,大部分是实心夯土敌台,基部边长9米—16米,残高6米—14米。沿边墩台形制有方锥体和圆锥体两种。

 

  右玉县与平鲁区交界处黄土夯筑的城墙入平鲁区后,经七墩村至新墩村坍塌严重,已无城墙的样子,基本为高大的土垅。新墩村北有一座在大同镇境内保存较好的砖石空心敌楼。当地称此楼为“徐氏楼”。敌楼内侧有50米见方的一个黄土夯筑小围城,城墙残圮严重。徐氏楼底边周长48米,高18米,以砂岩条石坐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东向开有一砖砌拱券门,门内有两扇石板门,已被流土淤死。门额上嵌有石匾一方,阴刻楷书“洞门”2字。上层东有门,居两箭窗中,西有三箭窗,南北两侧箭窗已毁圮,楼顶铺屋坍塌。徐氏楼建于营盘山山巅长城上,气势威严,为外长城上保存完好的砖楼珍品。过徐氏楼又有新墩南楼一座箭牌楼,石基砖砌,坍塌严重,门窗俱毁,仅存四角,高约4米。

 

  新墩村东南长城内侧约2公里有少家堡,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原称威胡堡,万历九年(1581)砖包,改今名。堡城周1里5分,高4丈,明设守备,分守长城13里7分,边墩10座,火路墩10座。今城堡包砖已被拆毁,夯土残墙尚存。

 

  长城由新墩村经平鲁蒋家坪村,穿过平鲁区到清水河县级公路,过九墩沟村至大河堡村。这段长城基本上筑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脊上,到大河堡下至汤溪河谷。公路以北,墙体塌毁严重,多无墙状,仅为隆起的土垅; 公路以南,爬上海拔1715米的高台山后,黄土夯筑城墙整体保存较好,有的地段高约7米。从九墩沟村向长城里侧有一分支,与主体城墙并行约2.5公里,相交于大河堡西主体长城。大概因这里地势险要,又有河谷,戎骑易于突破,因而又加修了一段长城,以便固守。今河谷长城已被水冲毁,两侧山坡长城高大雄奇。

 

  大河堡,原名大水口堡,西距长城约1公里,位于大河口村东边的山梁上,居高临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堡墙砖包,周1里6分7步,高3丈5尺,只设东门,门上原有门楼。明设守备驻守。城堡四面黄土夯筑残墙尚存,砖石几乎被拆光,已无人居住。今尚存一通庙碑,仅可辨认出“大同平虏路”,“大水口堡”等字样。还有一块石匾,阴刻楷书“汤永固”3个大字。明代大河堡扼汤溪河谷口,为平鲁边极冲。

 

  长城出大河堡爬上汤溪河西岸山顶,继续向西南经八墩村、二墩村至二道梁,有109国道穿过。此段长城为黄土夯筑,虽有圮残,但总体较好,此地段城墙高约7米,穿山越岭,雄奇伟岸。大河堡南约2公里,大新窑村西,建有长城水库(又称明海湖),与古老长城相映成趣,为近年来新辟的长城湖光旅游区。二墩村东南3公里有败虎堡,二道梁东3公里处有迎恩堡。

 

  败虎堡,原名败胡堡,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隆庆六年(1572)砖包。堡城周1里180步,高3丈6尺。明设操守驻守。分守长城8里3分,边墩15座,火路墩4座。隆庆四年(1570),俺答之孙把汉那吉于败虎堡投靠明朝,导致了“隆庆和议”,促使长城沿线70多年基本保持和平状态。迎恩堡,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堡城周1里又108步,高3丈7尺。明设守备驻守。分守长城10里,边墩17座,火路墩5座。这两座城堡今包砖均被拆走,仅存夯土残墙。

 

  长城由二道梁村西开始向正南方向延伸,经寺怀、正沟、小七墩、六墩4村,然后又转向南偏西过九墩村,由亥子峁村西北部进入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泉子沟村界,这段长城地势起伏较大,除零星有几处较好外,多圮塌得无墙样。长城上还残存着几座石砌敌楼。寺怀村西有路向西,过长城至北黄榆树沟,为山间沟谷。在沟谷口处设有一座敌楼,全部条石砌筑。楼南底部有一门洞,进门登楼可通顶。由此楼往南,有7座同一结构的敌楼,残圮情况不等,毁多于存,相对来说正沟村西的那座尚好。这些敌楼深入长城以外,建于险要处,构成长城前哨阵地。

 

  正沟村东6公里有阻虎堡。此堡原称阻胡堡,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隆庆六年(1572)砖包,城周1里又36步,高3丈5尺,明设操守,分守长城8里9分,边墩11座,火路墩4座。今包砖已被拆毁。夯土墙亦破损严重,仅零星残存几段,现为阻虎乡政府驻地。

 

  阻虎堡存有一块明代石碑,碑体完整,高1.65米,宽0.45米,厚0.18米。此碑为万历十八年(1590)五月所立。碑题为《官习粮草碑记》。记载戍边军队向商贩收买粮草的有关规定,为研究明朝中后期军屯向商屯转变过程等情况,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材料。

 

  长城由正沟村经小七墩村转南偏西,过六墩村、九墩村至朔州市平鲁县与清水河县交界段。此段长城城墙基本为黄土夯筑,残圮严重,很多地方已不存墙样,在两县交界处东南平鲁县境内约3公里处有将军会堡。该堡西距长城5公里,万历九年(1581)建,万历二十四年(1596)砖包,初称白草坪堡,后改今名,堡城周1里又184步,高4丈4尺,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17里,边墩32座,火路墩7座。今大部分包砖已被拆毁。城西门石砌瓮城门向南开,为砖券拱门洞,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楷书“安攘门”3个大字。门北侧城墙上距地面约5米处镶嵌有一块已风化的石碑。

 

  长城由亥子峁村西北出平鲁区界而入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该村明代称丫角山,为大同镇与山西镇的交界处。

 

  由平鲁区入清水河县至口子上段,除靠近口子上村处有数百米石砌城墙外,其余皆为黄土夯筑,今虽残圮,但墙体基本尚存。过口子上村往南为内长城,属山西镇管辖,分三路似三角形向南延伸,西路长城南抵偏关县野羊洼,交于沿偏关、清水河两县界东西向的主体长城。中路和东路城墙各在偏关县柏羊岭山东、西两侧交于主体长城。从远处看,三条长城顺山势蜿蜒而南,十分壮观。

 

  (二)内长城

 

  朔城区段:由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往南为内长城的起点。从口子上村往南分三路汇入主体长城,后在偏关县柏羊岭村东0.5公里的山上,又分为南向、西向两路主体长城,南向经史家圪台、边墙上村、老营堡、东庄子、地椒峁,过海拔1853米的青杨岭山转为东南方向,再过海拔1819米的堡角山,由南场村向南进入神池县南寨村,由南寨村向东南,进入朔州市朔城区兰家窑村西北部。这段长城约50公里;西向过柏羊岭山、水泉堡、滑石堡,抵黄河岸边的老牛湾堡,长约56公里。

 

  由清水河县入偏关县往南到老营堡段长城,多为黄土夯筑和片石包砌,墙体连贯,多高在7米以上。

 

  老营堡往东人烟稀少,为敌寇偷袭内地通道,明代在老营堡正东约20公里的今朔州市平鲁区境内筑乃河堡。嘉靖四十五年(1566)土筑,万历元年(1573)砖包,城周1里152步,高3丈5尺,明设守备,后改为操守驻军设防。

 

  老营堡往南经东庄子村至地椒峁村,墙体基本保存较好,由地椒峁村往南至大庄窝段,黄土夯筑城墙坚固高大,今存高约在8米以上。长城由大庄窝向东转南,经海拔1819米堡角山抵南场村,这段长城为黄土筑墙,高约6米—8米,封顶式结构,无雉堞,也无敌楼防守。由南场村东南入神池县南寨村,除个别地段残圮严重外,整体较好,多高6米左右。南寨村东,长城上有野猪口,口内正对关隘口的高坡上筑有一城堡,当地人称野猪堡,为黄土夯筑,保存较好。

 

  长城由南寨村野猪口,继续向东南,进入朔州市朔城区兰家窑村西北部。其在朔城区境内的大致走向为:向南偏东方向至一座海拔2016米的高山北侧,转而东抵利民堡。过利民堡向东南经西南沟村至靳家洼村。经靳家洼向南复入神池县境,朔城区境内长城约38公里。

 

  长城进入朔城区后,约隔50米就有一座土筑墩台,凸出墙外,似马面状,高于墙城2米左右,从海拔2016米的高山往北,夯土墙体较好,墩台多圮残;由此山往东至利民堡,墩台较好,夯土墙体严重圮塌,但十分连贯。

 

  利民堡位于长城南侧约200米,为阻扼戎骑南下东突的重要关口。成化十七年(1481),山西巡抚秦纮始筑,设指挥守之。嘉靖十八年(1539),中丞陈讲设守备。万历十四年(1586)石甃城墙,属典型的条石垒筑城堡,当地人称石头城。今堡包石已被拆走,夯土墙残存,城东砖券拱门尚完整,门额上嵌有一匾,阴刻楷书“利民堡”3字。西边长城从山顶像巨龙盘旋而下,然后又爬上东边小山顶而去,堡东西两侧长城高大直立,仅在堡附近被破坏出一巨大缺口。

 

  长城过利民堡向东顺山坡至坡顶,墙存高5米—7米,有片石包砌的残址。土筑墩台已圮塌成同城墙等高。由坡顶至口里歇头场村,所存墙体多为夯土墙,亦有片石砌墙的残址,还有几座保存较好的片石包砌墩台。在靠近口里歇头场村约百米处,外侧的石片包砌城墙较好。明代利民堡与神池堡、八角堡、三岔堡合称“四城堡”,为宁武关西部军事要地。利民堡辖德胜、勒马沟、蒋家峪三堡,但已很难寻其旧迹。

 

  长城过口里歇头场村,多为黄土夯筑,少部分有片石包砌的残址。离村不远有一马圈式小城,城西开有一门,片石码筑的城墙尚好。过马圈至南西沟村,长城先为片石砌筑,后为黄土夯筑。

 

  由南西沟村继续向东南,经东道坡村至石湖岭村,这段长城东道坡村东的红沟以北,为黄土夯筑,今墙体虽连贯,但圮塌严重。由红沟向西南为虎头山,当地称其为虎头寨。由此至石湖岭村已无城墙,只存有几座已圮残的墩台相望。

 

  在石湖岭村发现一块保存较好的长城石碑,碑体长60厘米,宽50厘米,厚15厘米,碑文字迹较为清晰,为万历三年(1575)九月初一所立,记述山西镇中路援兵营参加筑建石湖岭一带长城的官员姓名、用兵员额,及长城墙体建筑尺寸等,为一块珍贵的长城修筑石碑。碑文正文为:“本营修工旗军一千五百七十九名,有利字一百四十六台起,至一百四十七台止,修完后墙长八十三丈。外面石砌,帮厚底阔一丈,加高七尺,共高二丈五尺,顶阔六七尺,连女墙通高三丈。”

 

  据光绪《山西通志》引明嘉靖年间宣大总督翁万达疏记载:“自石湖岭起,西至野猪沟止,为垣七里,堑十之一,增添敌台二十八,铺屋八十四;又自野猪沟起,东至石湖岭上,为垣六里有奇,增添敌台九十二,铺屋二百七十六,水口三,暗门二。自石湖岭起,东至雕窝梁小西沟上,为垣六里有奇,增添敌台八十六,铺屋二百五十八,品窖七万六千二百二十四,暗门二,水口十一,水洞三。”可见明中叶以后连续对这一带长城多次修筑,对戍守长城极为重视。

 

  长城出石湖岭后继续向东南,翻越营盘山,至靳家洼后出朔城区界,又入神池县。这段长城前段为夯土墙残存,仅个别地段有用石包砌的痕迹,后段全部为石砌。

 

  长城再入神池县后,初无城墙的痕迹,直到在丁庄窝西北再现,过龙元村,转东,进入宁武县境内大水口村。在宁武县境内的长城大致走向为:入境后向东略偏南经大水口至阳方口,从阳方口向东南经黄草梁村,抵西麻地沟,然后折而东北行约5公里,又转向东南至姬庄。从姬庄向东北方向,经宽草坪、盘道梁抵段庄,然后出宁武县入原平市境内张其沟村。在原平市境内,长城沿着紫金山脊险要处自然回曲,没有筑墙痕迹,只是利用天险辟山为墙,凭险守卫。东北行约15公里,过田庄进入代县境内。在原平张其沟北约2公里处,有一条长城支线从山背上下山,进入朔州市朔城区境内,断续与大莲花村南山口里的隘口相连,山口原设有关口,旁边石崖上有一石门,门内石壁上阴刻“雁门长城”4个大字。过山口,长城沿海拔2259米的紫荆山主峰北侧达何庄村南土堡,该土堡墙体挺立,高达6米,还保留着过去的规模,人称小莲花堡。过何庄堡,长城穿过沟口,东向八岔口村而去,沿途长城呈土垅东行,从八岔口村西边山梁下山,过沟口达八岔口堡,今八岔口堡无人居住,堡墙完整,高约7米。在堡旁发现了一块重要的《圣旨雁门关》碑,碑高1.6米,风蚀严重,字迹不清。该碑对研究明代军事布防及封山禁牧政策有重要价值。长城过八岔口堡,沿北部山坡继续东行,达山阴线旧广武城,沿途烽火台连绵相望。

 

  长城在神池县、宁武县境内长约67公里。长城从宁武县大水口向东南转东,跨过宽阔的恢河,进入河东岸阳方口堡,阳方口东西两山夹峙,中为恢河,地势平漫,10万骑可成列以过,素有“山西镇中路第一冲口”之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述阳方口堡战略地位时说:“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其北2.5公里为朔州市朔城区地域。古代匈奴、突厥、鲜卑、契丹、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多从恢河河谷突破阳方口(古称楼烦关)南下。阳方口以东为恒山余脉,高大雄奇的长方山、紫金山陡峭挺拔、奇峰突兀,横卧在朔州市朔城区和忻州市之间,而长城依山势筑在山脊上。今残存墙体,基本变为巨形土垅,墩台如巨型坟丘,部分地段条石基础犹存。长城北侧山下朔州市朔城区境内,有5个峪口可南通忻州地区,自西向东,依次为石碣峪口、小涂皋口(高崖口)、大莲花山口、何庄山口(小莲花口)、八岔口,明代在这一带广建城堡、烽火台。烽火台东西绵延成线,向南与山脊上的长城呼应,为内长城山前传烽戍守要地。

 

  山阴段:长城从原平市田庄东0.5公里处入代县境,沿着山脊向东北约6公里过白草口关,向东跃上海拔1750米的猴岭山再折向正北。出代县境至山阴县新广武村。代县境内长城长约12公里,共有敌楼41座,其中保存较好的6座。

 

  由白草口关至山阴县新广武村,是外三关中建筑和保存最好的一段长城。白草口关原为雁门关旧关,今尚存一座关楼和一个关口便门,沟谷中长城已被冲毁。

 

  白草口关北约4公里的山口正中,有山阴县旧广武城堡,为山西省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据有关文献佐证和现存建筑考究,该堡始建于辽代,当时为夯筑城垣,洪武七年(1734)包砖,现存城墙除外观具有明代特点外,其主体规模和构造基本为辽代故物。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高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坐基。最上沿外侧宇墙上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6座,开东、西、南3门,原城门上有门楼,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基本保留辽代旧制。其城堡雄伟高大,造型独特,是研究辽金以及明代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

 

  长城过白草口关,爬上海拔1560米的东山。从山脚到山顶城墙为砖砌,为阶梯式,在接近山顶200米的地方,保存较好,砖砌垛口尚存。有些陡峭的地方未筑墙,将砖砌垛口砌在岩石上,有的地方只存一堵外墙。站在山脚向上望去,只见长城垛口如锯齿狼牙,当地人称这段长城为锯齿长城。

 

  长城由白草口关东山至海拔1750米的猴岭山段为砖砌。高约10米左右的墙体外侧保存较好,部分垛口尚存。站在猴岭山四望,东、南、西群山连绵,拔地而起;长城气势磅礴,盘曲其间;北面桑干平原毫无遮拦,尽收眼底。

 

  长城过猴儿岭峰顶,向北循山而下,至山阴县新广武村段为砖砌。今城墙外侧砌砖保存尚好,里侧夯土墙,大部已风化坍落。临近广武村,因地势平缓,沟口长城已被洪水冲毁,形成巨大缺口,但东西沟口连接城墙非常明显。这段长城共有敌楼22座,今有4座保存较好。由北而南,知名的有鍼扃、控厄、雄皋、天山4座敌楼,其门匾、门匾上的雕花、内部拱券洞、箭窗都很完好,四周砖墙仍保持原貌,遗憾的是顶上垛口、铺屋坍塌。

 

  新广武堡城,依山傍长城而筑,扼雁门关北口,洪武七年(1374)建,万历三年(1575)重建,周3里有奇。南面城墙石基砖砌尚较好,并有一砖券拱门,门额上有一石匾,因风化字不可辨。城东、西两面城墙包砖被拆走,存8米—10米高的夯土墙,局部亦有圮坍。城北面墙大部分包砖被拆为民用,尚存夯土墙体和砖券拱门洞。北门城门楼同巨大墙台连为一体,门楼南面开有3门,门额上嵌有石匾,东、西各有3箭窗,北墙圮坍严重。城墙台上横卧一幢石碑,因风化字不可辨。《两镇三关志》载:“广武当朔州、马邑大川之冲,忻代崞峙诸郡县之要,凡敌由大同左右卫而入,势当首犯。”历史上匈奴、突厥、鲜卑、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多由此南下中原。今同大公路,大运高速公路由此经过,雁门古道仍雄风浩荡,古风犹存。

 

  雁门关居长城以南,北距新广武村7.5公里。地势险峻,西抵宁武、偏头关,东连紫荆、倒马关,北拒塞外高原,南屏晋冀,素以军事要冲、战事繁多而闻名全国。明代因旧关崎岖曲折难行,于是在旧关东筑新关。这样形成雁门西陉、东陉双关,关北有旧广武,新广武两口,关南有南口、太和岭口两口,构成双关四口结构。

 

  长城过新广武城向东北,经水峪口、沙家寺至胡峪口。从胡峪口向东出山阴县境,入应县境。新广武城东山阴县辖长城约38公里,共有砖石砌筑敌楼及夯土墩台67座,其中现存较好的砖砌敌楼3座,其余均成夯土台状。

 

  新广武城至皂银洼村,墙多为砖石包砌,由于自然圮坍及人为破坏,大部分墙体只存夯土墙,断续存有条石包墙。长城经新广武城跨河,河床中的墙体已为洪水毁掉。河岸高台上有一座砖砌空心敌台,皂银洼村北亦有一座砖砌敌楼较好。

 

  长城过皂银洼村,约有0.5公里为条石包砌,顺山北坡而筑,圮坍严重。又过0.5公里至南寺沟村,基本未见筑墙。沿山连续地筑有敌楼,今楼多只存夯土墩台。楼间只个别地方有石砌城墙。

 

  由南寺沟村经大泉沟、庙家窑、东寺村至水峪口,依山险作屏障,未见筑墙,只各沟口东西两侧山上筑有砖砌敌楼,今全部成为夯土墩台。水峪口东、西两侧山上,残存成夯土状的敌楼,原为砖砌。长城过水峪口后,继续沿山坡向东北经盘道窑、冯家窑、王家窑、许家洼抵沙家寺。这段长城,仅水峪口东有近百米夯土残墙尚存,此后直至冯家窑,墙和敌台均已无存。过冯家窑,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才可见有残存的夯土墩台。

 

  过沙家寺长城,继续前行,沿山坡经南口前、胡峪口、苏家场,出山阴县界入应县境。这段长城今已无墙迹,只顺山坡在各沟口处及沟口两侧山上筑有已残圮的夯土墩台。新广武以东长城到清代已完全失去防御功能,又无人管理,加之位于山脚下,便于拆运,因而毁坏严重,今已很难看到明代城墙,有的地方甚至连土垅都看不到。据《代州志》引翁万达奏疏载:“自大水峪鸦儿崖起,东至马兰口霍家坡止,为垣五十三里有奇,增添敌台九十六,铺屋二百八十八,品窖千八百四十。”

 

  山阴段长城黄土夯筑墙体,基宽5米—8米,顶宽0.5米—3米,残高0.5米—7米。敌台间距100米—500米,多数为实心夯筑墩台,少数为砖砌空心敌台,平面呈方形,底边6米—14米,残高4米—12米。长城附近的烽火台有20余座,有方锥体与圆锥体两种。

 

  应县段:应县地居桑干河中游,大同盆地正南。其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地属恒山山系,山势陡立,主要山峰海拔在2000千米以上,长城正是依托应县南部山脉的北山坡而设防的。据《明史•地理志》载:应县东南有小石口巡检司,西南有胡峪口巡检司,南有茹越口巡检司。又有北楼、大石等口,路通繁峙县。

 

  长城在应县境内的基本走向为:由东安峪经马岚口向东北方向经茹越口、小石口、大石口至北楼口。从北楼口,经康峪、徐峪,向东北出应县境,入浑源县黄沙口。应县境内长城长约58公里,共残存黄土夯筑墩台69座。

 

  长城从山阴县入应县界至马兰口,没有明显的筑墙痕迹,仅在马兰口东西两侧1100米的范围内,残存断断续续墙体200米,有15座残存的夯土墩台。马兰口两侧山势险峻,谷狭坡陡,只有行人可翻山达繁峙。马兰口堡据险设防,遗迹破坏严重,仅见一段和长城连到一体的北城墙。

 

  过马岚口向东,经瓦窑沟、赵老沟、南上寨至茹越口,长城墙体已很难找到。据光绪《山西通志》载:茹越口堡,正统十年(1445)筑,明代设把总驻守,隶属北楼营管辖。茹越口两山夹峙,谷深坡缓,堡城扼进出之口,为军事要塞。今只存遗迹。

 

  长城由茹越口过护驾岗、狼峪至小石口段,未见筑墙,只残存黄土夯筑的墩台。

 

  小石口因与大石口相对应而得名。据光绪《山西通志》载:小石口堡,正德十一年(1516)筑,城周2里有奇。小石口向北偏东至大石口段,沿山梁有黄土夯筑的城墙,虽大部残圮严重,但遗址尚清晰。局部地段墙体高约5米以上,较为完整。另有约160米堑山墙,外侧用砖石砌筑,残高约6米。大石口峪口宽约300米,今有应县至繁峙的公路干线经过。村南约200米,有一段长约100米的夯筑长城墙体,基宽约3.5米,顶宽0.5米—1米,残高2米—5米。

 

  从大石口经牛槽峪、王家窑至北楼口未见筑墙,仅在牛槽峪、兴旺坡、王家窑3个村的南山坡上,共残存有19座黄土夯筑墩台。北楼口,亦称碑楼口,是翠微山麓的一个最大隘口,此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历代为兵家所重视。今关口处有城堡遗迹,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堡城正德九年(1514)筑,嘉靖万历年间(1573—1619)增修,周4里有奇,备兵使者驻焉。所辖边二百五十三里,……山南一带,层峦茂林,为内地障蔽。今四门皆残存。墙体严重破坏,砖包墙仅西北角部分残存,其余部分已被拆毁,仅剩夯土墙。从残存的夯土城墙尚可辨出原堡规模。由北楼口西山起,有黄土夯筑的城墙绕至北楼口堡城北侧,跨过北楼峪河至东山。除北楼峪河河床内的夯土墙被洪水冲毁外,河床两侧墙体尚好,残高6米以上,长约150米。断断续续存在的墙体上有骑墙而筑的敌台15座,间距100米—500米,均呈平面方形,通体夯筑,基宽6米—12米,残高4米—8米。

 

  长城由北楼口东山继续向东北行,在康峪、徐峪等处残存有黄土夯筑的墩台,但看不到筑墙痕迹。仅在北楼口东6公里的小岭村南,还有一条毛石码砌的长城,向东北方向循山梁,进入浑源县。

 

  山阴县新广武以东到应县境内长城,因高大雄伟的恒山支脉阻断南北,因而长城依地形而筑,时断时续,但可通南北的关口都筑有城堡,关口两侧筑有城墙。明代在各关口都驻兵防守。

 

  雁门关防线18隘口,朔州即占了11个。西翼8口:白草口、八岔口堡、小莲花堡、盘道梁口、夹柳树堡、燕儿水口、雕窝口、轩岗口,其中前4口属朔州;东翼10口:水峪口、胡峪口、马兰口、茹越口、小石口、大石口、北楼口、大安岭、团城口、平刑口,其中前7口属于朔州。

 

  二、星罗棋布的古堡。

 

  朔州古城堡之众,以右玉最为突出。明代右玉境内沿边设城堡9座,各堡之间共筑烽火台183座,边墩211座;清代时各堡之间共筑烽火台141座。

 

  古城堡和烽火台是明代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右玉的古城堡,是当时大同镇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右玉屯军城堡有:右玉城、威远城2座城,有杀虎堡、破虎堡、铁山堡、云石堡、马营河堡、残虎堡、马堡、云阳堡、牛心堡、红土堡、威坪堡、黄土堡、祁河堡、以及暖会堡、新城堡、大柳树堡、朱心堡、苍头河堡、薛家马营堡、王忠官屯堡等20多座堡。这些城堡的建成,为固守边防,保障中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乡间民堡有:东花石堡、沙家堡、张画堡、窑子头堡、观音堂堡、张家堡、新屯堡、白指挥堡、金家窑子堡、草沟堡、蔡家堡、蒋家堡、十里铺堡、杂不喇堡、双山堡、北花园堡、西碾头子堡、小 子堡、麻黄头堡、偏岭堡、南花园堡、梁信屯堡、沟儿里堡、喇鸡屯堡、东油坊头堡、胡指挥堡、马莲滩堡、金家屯堡、西油坊头堡、东碾头子堡、老幼屯堡、大狮子堡、八里庄堡、占官人屯堡、知土岭堡、善家堡、黄土坡堡、张浩堡、缑家堡、骆驼山堡、破庙儿堡、浦州营堡、破房儿堡、下泥沟堡、玉井堡、酸刺河堡、南祖堡、下石井堡、崔家堡、马营儿堡、范官人堡、彭家堡、双河堡、叶家堡、白头里堡、刘家堡、石头马营堡、顾家堡、曹旗堡、破堡子堡、油房张堡、十百户营堡、姜家窑子堡、郁见官人堡、高罕屯堡、盘石岭堡、老墙框堡、秦昶堡、宣阳堡。(以上70堡属右卫)、三岔堡(属玉林卫)、史家屯堡、郝官人屯堡、郝二官人屯堡、钱官人屯堡、善家沟堡、榆树墩堡、后所铺堡(以上7堡属威远卫)。

 

  明清之际右玉重要古城堡的基本情况:

 

  铁山堡 在县(指旧城)西南25里处,西至边墙30里。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筑堡,万历二年(1574)砖包,周1里4分有奇,高连女墙3丈6尺。门外有关,题“保障镇鲁”,关外有名碑,“题“铁塞金汤”。清初奉裁。雍正十年(1732)重设官兵,内驻把总1员。铁山堡分管边墙一道,北自朔平营边界起,南至云石堡边界止,沿长10.5里。原设边墩22座,清改设边墩8座,每座设边兵5名,每名给瞻军地1顷。还设火路墩10座,每座设火路军2名,每名给赡军地1顷。本边三台旱口险要1处,新设营兵4名防守。勘查情况:位于铁山堡村西1公里处,由东西连环组成,开东门,东西堡之间有烽火台一个,墙体底宽6米,上宽2米,高9米,夯层13—18厘米,且西堡之东有筑城遗迹,西堡正方形,边长150米;东堡长方形,东西75米,南北108米。

 

  云石堡 在县(指旧城)西南45公里处,西至边墙3里。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筑堡,万历十年(1582)因山高无水,离边尚远,改建于王石匠河,砖包。周2里7分,高连女墙4丈2尺。东门外有东关,名“永安重关”,内驻扎把总1员。云石堡营分管边墙一道,北自铁山堡边界起,南至威远城边界止,沿长14.3里,原设边墩22座。互市砖楼1座,清设边墩7座,每座设边军5名,每名给瞻军地1顷。设火路墩14座,每座设火路军2名,每名给赡军地1顷。本边险要2处,四台水口,新设营兵5名防守。十八台水口,新设营兵10名防守。

 

  勘查情况:旧堡位于张家窑村西3华里山顶,保存完好,西南角开门,原有砖包,抗战时被日军拆取,中有了望台,长方形,东西240米,南北160米,墙体底宽5.5米,上宽1.5米,高5米,夯层20厘米;新堡开东门,有筑城,南墙面段已毁,正方形,边长240米,夯层13—20厘米,墙体底宽5.5米,上宽2米,高2—8米,原有包砖。

 

  杀虎堡 在县(指旧县城)北20里,紧靠北边。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筑堡,万历二年(1574)砖包,周2里,高3丈5尺,四十三年(1615)于近关处另筑新堡一座,名平集堡,周2里,高下与旧堡等。中建各店,内外交易。复于两堡中间东西筑墙,连环为一。前后左右安门,东西南北四通,周围540丈,共计3里,唇齿相依,犄角互援。内驻扎税部、巡检司、副将、都司、守备等官衙和驿道,为郡北要冲。杀虎堡营分管边墙壁一道,东自暗门2台,至破虎堡边界止,沿长12里,西至暗门20台起,至朔平城守营边界止,沿长15里,共长27里,原设边墩28座。清设边墩42座,每座设边军4名,每名给瞻军地1顷。原设火路墩6座,清设火路墩座5座,内4座,每座设火路军4名,内1座,设火路军2名,每名给赡军地1顷。勘查情况:由三堡组成,由北而南依次为旧堡、关、新堡,南门上侧砖雕,斗拱垂花,夯层12—14厘米。

 

  破虎堡在县(指旧县城)东北50里,北至边墙1里,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筑堡,万历二年(1574)砖包,周2里另8步,高连女墙3丈8尺。南门1座,内驻把总1员,破虎堡营分管边墙一道,东自宁鲁堡边界起,西至杀虎堡边界止,沿长60.3里。原设边墩17座。清改设边墩68座,外砖楼3座,每座设边军3名,每名给瞻军地1顷。原设火路墩5座,清设火路墩18座,每座设火路军2名,每名给赡军地1顷。本边险要5处:左卫边头墩墙,新设营兵2名,边军3名防守;马堡边五墩小水口,新设营兵2名,边军3名防守;马堡边13墩小旱口,新设营兵2名,边军3名防守;残虎边九墩大水口,新设营兵2名,边军3名防守。勘查情况:位于破虎堡村内,南北二堡相连。北部长方形,东西200米,南北240米,开南门;南堡正方形,边长160米,开南门,南门保存完整,门宽2.5米,高3.5米,南门洞东墙上嵌有修成石碑1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南门外30米处有照壁一处,长12米,宽95厘米。墙体底宽5.5米,上宽1.5米,高2—6米,夯层20厘米左右,原包砖,现不存,堡内有住户。

 

  残虎堡 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隆庆六年(1572)石包,周1里零134步,高连女墙3丈6尺5寸。旧分管边墙,沿长15里3分。原设边墩24座。火路墩9座,清顺治年间裁并。

 

  勘查情况:位于残虎堡村中,方形,边长240米,开南门,外有筑城(只残留西墙,长80米)。该堡西、北墙较完整,东、南墙破坏严重,残存较少。残墙最高处10米,夯层约20厘米,墙体底宽5米,上宽2米,原包砖,现不存。

 

  马堡 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万历元年(1573)石包,周1里54步,高连女墙3丈5尺。旧分管边墙,沿长10里4分。原设边墩15座。火路墩4座,清顺治年间裁并。

 

  云阳堡 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万历二十四年(1596)砖包,周1里6分,高连女墙4丈1尺。去边稍远,无分管边墙,只设火路墩14座,清顺治年间裁并。

 

  勘查情况:该古堡在牛心乡云阳村西南2华里处,村外河湾西侧,呈方形,边长230米,据村民讲原有包砖,后抗战时被阎锡山军队拆去修碉堡,现村民院内建筑随处可见城砖。开东门。有内外筑城。内筑城南北长30米,东西宽28米,开南门;外筑城已塌毁,仅留东墙。云阳堡整体较完整,每面中间各置马面1个,四角各1,墙体底宽10米,上宽1米,残高2—8米,夯土层20厘米左右。南存一条大沟,沟内有地道。

 

  牛心堡 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隆庆六年(1572)石包,周2里5分,高连女墙3丈5尺。去边稍远,无分管边墙,只设火路墩18座,清顺治年间裁并。

 

  勘查情况:位于牛心村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300米,墙体底宽10米,上宽3.5米,残高3—11米,开南、北门,有瓮城(北瓮城长35米,宽30米,墙体底宽6米,上宽2米,残高4米;南瓮城长50米,宽20米,仅留南墙一小段,残宽2米),每面墙都有3个马面,四角另有马面各一,较大。

 

  红土堡 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万历二年(1574)石包,周1里零8分,高连女墙3丈5尺。去边稍远,无分管边墙,只设火路墩7座,清顺治年间裁并。

 

  勘查情况:位于红土堡村北,方形,边长200米,开南门,墙体底宽5米,上宽1米,残高2—4米,夯层16—20厘米,已毁坏。

 

  威坪堡 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万历元年(1573)石包,周1里4分,高连女墙3丈7尺。万历二十三年(1595),创建土堡1座,接连本堡,去边稍远,无分管边墙,只设火路墩10座,清顺治年间裁并。

 

  勘查情况:位于威坪堡村内,为东西连环堡,东堡称新堡,方形,边长145米,开东南二门,墙体底宽5米,上宽1米,高10米左右,堡墙保存较完整,夯层20—23厘米;西堡称旧堡,方形,边长120米,开南门,外包砖。

 

  祁河堡 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万历元年(1573)石包,周2里,高连女墙3丈5尺,去边稍远,无分管边墙,只设火路墩9座,清顺治年间裁并。

 

  新城堡 在右玉城南25里,周围190丈,高2.5丈,壕深1.5丈,窝铺12座。

 

  林柳树堡 在右卫城南30里,周围196丈,高2.5丈,壕深1.3丈,窝铺12座。

 

  苍头河堡 在右卫城南50里,周围130丈,高2.5丈,壕深1.5丈,窝铺12座。

 

  薛家马营堡 在右玉卫城北20里。

 

  王忠官屯堡 在右玉城南40里。

 

  净水瓶堡 在威远卫城西北60里,明宣德间(1426—1435)筑。周围1里80步,高2.8丈,门二,遇警设兵。(以上城二、堡17)

 

  续设的堡还有:东化石堡、沙家堡、张画堡、窑子头堡、观音堂堡、张家堡、新屯堡、白指挥堡,金家窑子堡、草沟堡、蔡家堡、蒋家堡、十里铺堡、杂不喇堡、双山堡、北花园堡、西碾头子堡、小 子堡、麻黄头堡、偏岭堡、南花园堡、梁信屯堡、沟儿里堡、喇鸡屯堡、东油坊头堡、胡指挥堡、马莲滩堡、金家屯堡、西油坊头子堡、东碾头子堡、老幼屯堡、大狮子堡、八里庄堡、占官人屯堡、知土岭堡、善家堡、黄土坡堡、张浩堡、缑家堡、骆驼山堡、破庙儿堡、浦州营堡、破房儿堡、下泥沟堡、玉井堡、酸刺河堡、南祝堡、下石井堡、崔家堡、马营儿堡、范官屯堡、彭家堡、双河堡、叶家堡、白头里堡、刘家堡、石头马营堡、顾家堡、曹旗堡、破堡子堡、油房张堡、十百户营堡、姜家窑子堡、郁见官人堡、高罕屯堡、盘石岭堡、老墙框堡、秦昶堡、宣阳堡。(以上土堡共计70座, 俱大同右卫,山岔堡系玉林卫。史家屯堡、郝官人屯堡、郝二官人屯堡、钱官人屯堡、善家沟堡、榆树墩堡、后所堡,以上7座堡,俱威远卫。)

 

  勘查情况:山岔堡 位于山岔堡村西北,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均有马面(南北长7.5米,东西宽4米),边长86米,开有东门,门高2.1米,宽2米,底宽7.2米。墙体底宽7.2米,上宽4.1米,高10.6米,夯层为18—24厘米。堡内有地道口,可通村内。堡东北约70米处另有古堡一座,现仅有北墙残垣。

 

  高家堡 位于高家堡村南,保存较完整,呈正方形,开东门,现为粮站占用。

 

  黄土坡堡 位于黄土坡村东南,开东门,平面呈方形,边长195米,墙体底宽6米,上宽1—2米,高2—7米,夯16—20厘米。墙外原包砖,除东墙外,其它三墙中间各着马面一个,东门外有一瓮城,开南门,现残存东墙。四周山头有烽火台9个。

 

  大堡 位于大堡村南约3华里处,正方形,边长46米,开南门,门洞完整,墙体底宽7米,上宽3米,高13米,夯层8—12厘米,保存较完整,堡内西、南从窑洞九孔,东有一孔通外,堡南有山庙一处,现已残。

 

  上堡 位于上堡村中,开南门,门宽6米,门洞残长9米,呈方形,边长200米,夯层200厘米,现残留南墙、东墙数段。

 

  大油房头古堡 位于大油房头村东南,呈正方形,边长38米,开南门,较完整,现残高11米,夯层20厘米左右,据村民讲,内有地道通往梁信屯村。

 

  董半川古堡 位于董半川村中,山和线西侧,开南门,呈方形,边长约50米,残破,内有住户。

 

  小马营古堡 位于小马营村中,方形,边长120米,开南门,内有住户。

 

  胡村古堡 位于胡村南,正方形,边长76米,开东门,较完整,残高5—11米,夯层15—20厘米,东墙有古地道入口。

 

  马营河古堡 位于马营河村东南,正方形,开南门,边长120米,地宽8米,上宽4米,残高9米,北部原有真武庙,现已不存,北墙中有古地道。

 

  古城堡 位于堡城堡村南,呈正方形,现存残垣数段,北墙较完整,上有真武庙正殿。

 

  西窑头古堡 位于西窑头村西,正方形,边长30米(门宽1.5米,高2米),堡墙高约10米,夯层20厘米左右,较完整。

 

  清王朝建立以后,满清统治者采取所谓“怀柔政策”,用笼络蒙疆王公贵族和利用宗教对广大人民进行思想统治的办法,使北方的民族矛盾逐渐缓和,因而边关战事也逐渐减少。到顺治年间,右玉屯兵城堡只有右玉城、威远城、杀虎堡、破虎堡、铁山堡、云石堡,其余均改为民堡。乾隆二年(1737年),由于边防形势的需要,驻防右玉的将军费扬古移驻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大量驻军北迁,右玉的战略地位发生变化,屯兵城堡逐渐向民堡转化。

 

  西汉雁门郡为国家一级政区。雁门郡从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后建立,到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南徙,历经三百多年,管辖范围南起今神池、代县,北到今内蒙古丰镇、集宁,东至恒山,西邻黄河。

 

  雁门郡南起勾注山(今雁门山),北至阴山余脉,在汉与匈奴的对峙中,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明末清初,外族经常犯境,雍正三年(1725),清廷在右玉设立朔平府,将右玉、左云、平鲁三卫改为县,将大同府所属的朔州、马邑县划归该府管辖,并代管宁远厅(今内蒙古凉城县),府治设在右玉城。同时在明正统年间,将边外的玉林卫迁到右玉,将右卫改为右玉县。这一奏请于雍正3年2月23日批准。府名由内阁拟定为朔平府。

 

  朔平府存在了188年,和雁门郡一样,属地南北延伸,与大同府一道,担负着雁门地域的防护重任。

 

  (本节参照了苗连顺先生关于朔州内外长城的有关资料 中国文物网驻朔州工作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