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朔州:朔州自古华夏要地 赵武灵王北地拓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载: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十五岁即位时正值赵国国势衰落,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

 

  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交战。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

 

  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我们要不发奋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奋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们看怎么样?”

 

  楼缓听了很赞成,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也能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了,是不是?”赵武灵王说:“对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会骑马打仗。我打算学胡人的穿着,就是要学胡人那样骑马射箭。”

 

  议论一传开去,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又跟另一个大臣肥义商量:“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的风俗,可是大家反对,怎么办。”

 

  肥义说:“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

 

  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说:“愚蠢的人会嘲笑我,但聪明的人会明白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这么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都夺过来。”

 

  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决心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只有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以骑兵对抗骑兵,才能彻底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同时,只有改中原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的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胡服上褶下絝,有貂、蝉为饰的武冠,金钩为饰的具带,足上穿靴,便于骑射。

 

  可是“胡服骑射”的政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是赵武灵王的叔父,拒穿胡服,称病不朝。赵武灵王派使者去请道:“家事听从父母,国政服从国君,现在我要人民改穿胡服,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徇私情。治理国家有一定章法,要以有利人民为根本;处理政事要有一定原则,要以施行政令为重。宣传道德要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

 

  公子再拜谢罪道:“我听说,中原地区在圣贤之人教化下,采用礼乐仪制,使远方国家前来游观,让周边地区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此不顾,去仿效外族的服装,是擅改古代习惯、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慎重考虑。”

 

  使者回报,赵武灵王便亲自登门劝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是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如今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凭什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土,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穿胡服,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幡然醒悟,欣然从命,赵武灵王亲自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力排众议正式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并首先要求朝中官员改装,此后“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貂服”。

 

  胡服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就开始训练将士,让他们学着胡人的样子,骑马射箭,转战疆场,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国民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大大提高,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的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起,赵国的国力就逐渐强大起来。后来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夺取林胡、楼烦之地,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并设置云中、雁门、代郡行政区,管辖范围达到今河套地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时,内蒙古东南近边(长城)处为代国故地。代地稍北为无穷故地。中部自大青山而南近边处为楼烦故地。西部河套(今鄂尔多斯)除东南为魏、西南为秦地边界外,其余大部为林胡故地。

 

  赵武灵王北地拓疆,开地千里,其范围包括今山西北部,乌兰察布的凉城、丰镇、兴和、张北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河套地区。为巩固北部边疆,赵武灵王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设立郡县,沿边设置了代郡(今河北蔚县)、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县右卫镇)、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二是修筑长城,即从代地(现张家口北)起,沿阴山(今巴彦淖尔市境内乌拉山)至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乌拉山西端,另一条从固阳县境起,沿阴山止于狼山西之高阙。

 

  代郡、雁门郡、云中郡三足鼎立,成为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分野,这种分野一直持续到中国封建社会结束。

 

  三郡之中,雁门郡前有杀虎口,后有雁门关,战略地位最为重要。

 

  中国历史上有两郡最为重要,一个是上谷郡,守护着居庸关;一个是雁门郡,防卫着雁门关。

 

  杀虎口与右卫镇唇齿相依,是桑干河流域和雁门关的首要防线。历朝历代的军事家、战略家用兵的着眼点首先是推进和固守这条防线。如果推进不了,固守不住,兵锋直指雁门关,就说明国力衰微,江山不保。

 

  凡是强大的王朝,比如赵国前期,秦灭六国时,汉武帝时期,就把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这条线向北推开。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和鄂尔多斯地区)。第二年,又越过古北河,夺取了匈奴控制的高阙(今狼山西之达巴图山口)、阳山(今阴山)、北假(今河套和乌拉山以北地区)等地区。头曼单于在秦朝大军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河套地,向北退却700余里。

 

  汉初,匈奴拥兵塞上。汉武帝即位后,国势强盛,于元朔二年(前127年)大伐匈奴。

 

  据《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元朔二年,遣将军卫青出兵云中至高阙,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又据《汉书•卫青传》云:“青复出云中至高阙,遂取河南地为朔方郡,青使校尉筑朔方城。”

 

  东汉不如西汉强大,故雁门郡、定襄郡南移。东汉末,三国鼎立,北部边郡虽属曹操势力范围,但因忙于华夏纷争,沿边诸郡皆弃于外。其时,云中以东为鲜卑拓跋氏所踞,都城盛乐(在今和林格尔土城子);云中以西是南匈奴的游牧地,奄有五原、朔方、西河、上郡等地,并于五原西部塞80里许建立南单于庭(今乌拉特前旗三顶账房古城)。至汉魏之际,南匈奴右贤王去卑所统诸部皆散居于河套境内。

 

  雁门郡的南移,产生了雁门山和雁门关。雁门郡属县繁峙(故治在今浑源县北20里)、娄烦(故治一说在宁武,一说在今朔城区梵王寺)、崞(故治在今浑源县西20里麻庄),则移到关南。崞就是后来的崞县,今天的原平市。定襄郡(治所在成乐县,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北)则移至善无(今右玉县右卫镇),并且一直走到现在的忻州市定襄县。

 

  雁门郡远去了,但杀虎口、右卫所担负的民族战争前沿的位置没有变,甚至更加重要。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命令六路大军,十万余人攻打东突厥。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出定襄道(今和林格尔县);并州(今山西太原)都督李世勋、邱行恭出通汉道(今清水河县);高祖女婿紫绍出金河道(今准格尔旗);卫孝节出恒安道(今山西大同市);薛万彻出畅武道(今辽宁朝阳市);李道宗、张宝相出大同道(今前旗乌梁素海)。

 

  李靖先以三千精兵从马邑出发,过杀虎口直逼恶阳岭(今和林格尔县东),夜袭定襄。颉利见唐兵来势很猛,将牙帐从河套北迁到碛口(今乌中旗海流图北一带地区),使臣到长安,表示要举国内附。

 

  在唐军的打击下,东突厥就此覆亡,余众或走西域,或投奔薛延陀。前后有近20万人归附唐朝。

 

  明洪武末年,在今托克托县置东胜等五卫所。在五卫所中,现巴彦淖尔市前、中、后三旗,属东胜卫辖境,并隶山西统领,西部河套(奄有今鄂尔多斯全部地)属宁夏卫辖境,隶陕西统领。

 

  成祖(朱棣)即位,东西蒙古(东为鞑靼,西为瓦剌)往来塞下,频繁出入河套,对明在口北(杀虎口以北称口北)所置的五卫所威胁很大。成祖永乐年间,以东胜卫所弧远,撤之内守。宣宗宣德年间,又于沿边筑玉林(在今杀虎口北)、云川(在今和林格尔北)等城,驻军戍边。逮英宗正统中,复徙并边内之左右卫。总督王祯始筑榆林城,置沿边营堡墩台二十四所。自此,口北各地皆弃于外。

 

  1696年(康熙34年)2月,康熙宣布亲征葛尔丹。兵分三路,东路萨布素,西路费扬古,康熙亲自率领中路从杀虎口出归化城。

 

  清廷任命右卫建威将军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会同大同总兵康调元、杀虎口协镇王元会统率以右卫八旗兵为核心的西路军出杀虎口,登天山,过瀚海,在昭莫多与葛尔丹浴血奋战,葛尔丹仅率十余骑逃走。次年,费扬古率领的满汉八旗军将葛尔丹围困在狼居胥山,葛尔丹服毒自尽。当得知葛尔丹的死讯之时,正在黄河大堤上视察的康熙当即就跪到了黄河大堤上,拜天谢地,无比庆幸。

 

  战争结束后,右卫、杀虎口满汉八旗兵凯旋而归,威远卫把总杨丛泰阵亡与昭莫多。“昭莫多之战”使右卫八旗军威名远扬,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八月十一日晋升为内大臣一等公。(未完待续 中国文物网驻朔州工作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