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出土汉代玉印章 墓主身份等级高多谜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一枚汉代玉印章穿越历史,在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重现天日。玉印章上以篆书阴刻“郭张儿印”,考古人员认为墓主身份等级很高,但下葬不久后就遭遇毁墓,充满未解之谜。

 

  金砂山出土器物


  时代可能是春秋时期

 

  晋宁区上蒜镇金砂村后山上,距石寨山墓地直线距离2公里的地方,有个金砂山墓地。

 

  2014年和2015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砂山墓地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在山顶清理的墓葬,从出土的器物来看,是以往石寨山和金砂山墓地所未见的时代更早的墓葬,时代可能早到春秋时期。

 

  2016年7月至8月,再次对金砂山北坡(金砂山墓地二期勘探)进行了钻探,发现其中一座墓葬有被盗的现象。经国家文物局同意,2016年8月至10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晋宁文物管理所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编为190号墓。

 

  出土玉印章


  篆书阴刻“郭张儿印”

 

  190号墓为典型的竖穴土坑墓,没有墓道。墓坑长8米、宽6米、深6米。据本次发掘考古队领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志龙介绍,该墓地无论是墓葬的规模还是墓坑的深度,在滇池盆地的汉代墓葬中是不多见的。

 

  由于早年被盗,墓内残存器物很少,主要有铜器、陶器、鎏金器、漆器和玉器等,在墓坑填土中发现了绳纹瓦残片。虽然出土器物很少,但一枚玉印章引起了考古人员的好奇。

 

  考古人员说,从发现的玉印章来看,墓主应当不是本地土著,是外来的;从印章的规制和大小(长宽分别为2.0厘米,厚0.6厘米,桥钮)以及印文(篆书阴刻)“郭张儿印”来看,墓主的身份等级是很高的人,查阅《史记》《汉书》,唯一可与该段历史有关的当属汉代将军郭昌或与郭昌有关的人。从残存情况推断,可能在葬后不久就遭到盗掘,而且是毁尸灭迹(未见尸骨,棺椁被搬出并有被烧过的棺材板的痕迹)。

 

  这个墓极有可能反映了汉中央王朝在置益州郡之前的一段尘封的历史。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