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漆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遗产编号 ⅷ-16 所属地区 广东·阳江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阳江市 申报日期 2006
阳江漆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与豆豉、风筝并称“阳江三宝”。如今随着岁月的推移、掌棒者的离世,知道阳江漆艺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青一代阳江人,有很多根本不知道阳江漆艺,更谈不上对这门传统艺术的喜爱。广东省博物馆想收集阳江漆艺精品,但多年来难求一件。
阳江漆艺的兴起,与阳江处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补给港和中转港的地理位置很有关系。阳江古代的造船业十分发达。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阳江县还有造船厂40多家。
发达的造船业催生了许多相关行业,其中就有桐油。因为船要防腐,最早就是涂上一层桐油。刚好阳江到处都有油桐树,盛产桐油,所以阳江古代的桐油业也很发达,现在阳西县还有一条桐油村呢!到了后来,由桐油进步为油漆,阳江漆艺也就成了‘阳江三宝’之一。
阳江漆艺始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阳江漆艺分皮胎,纸胎,木胎,产品主要有日用工艺品,家具,其中以皮胎漆器最有传统特色。它防潮,耐用,又古雅美观,解放前就远销东南亚各国,解放后以生产漆箱,漆枕,和小件漆器而闻名。传统的阳江漆皮箱以杉木为胎,内外各贴一层牛皮,经加固烫平再在表面髹漆而成。各地的博物馆用它来存放名人字画。漆枕则是在木架上用藤条编织轮廓后套一层牛皮,烫平髹漆而成,优点是坚固,防潮,耐水,质轻无裂缝。后来阳江漆艺由原来的黑,朱色,增加到了各种色漆,并有罩金,镶嵌,螺钿,描金堆漆,印花等技法。漆器社纷纷成立,并转变为国营漆器厂,厂房不断新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品种也由解放前的二十多种增加到五百多种,阳江漆艺系列产品也屡次在全国工艺美术品评比活动中获得奖项。阳江漆艺又久冬逢春。20世纪80年代阳江的漆家具十分盛行,主要是用罩金技法画上各种花鸟等,但是这个时候用天然漆做家具就开始少了,已用腰果漆(一种朱色的化学漆)替代天然漆。这是阳江漆艺的另一转折。在改革开放广东的经济腾飞,各行各业进一步发展,阳江做漆家具的小厂家已转营其它生意,21世纪阳江漆艺面临失传……
油漆类生活用品诞生后,漆画便与之共生。工匠在油漆器物上绘上一些工艺性装饰图画,这便是最早的漆画。阳江漆画最早是以生漆、熟桐油为涂料,涂绘在漆箱、漆枕等生活用品上面的。到了1958年,原来单一的彩绘发展了镶嵌蛋壳、螺甸、金箔和变涂等新技法,并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并增加了戗刻、莳绘、皱漆、堆漆等新技法。
1979年,长18米、高2.4米的大型磨漆画《葵乡》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展出,成为阳江漆画的登峰之作。
漆画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工艺品。在60年代,阳江漆艺厂开始对这方面探索创新,制作出富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漆画。漆画是以漆、熟桐油和经过加工的透明漆及黑漆为涂料,调入银原、石黄、石绿、宝红、钛白等入漆颜料,又利用螺钿、蛋壳、金银箔、石片、闪光磷等材料,经过描绘镶嵌、髹罩、雕填、研磨等工序而成。大型磨漆画《亲切的关怀》,是阳江漆艺厂工人表达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怀念,在广州美术学院漆画系教师的指导下创作的,曾发表在1978年第二期《人民画报》上。长18米,高2.4米的《纪念国庆三十周年》磨漆画和《葵乡》磨漆画,是广州美术学院漆画系老师协同阳江漆艺厂设计人员和工人制成的,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展出。漆画《游龙出海》、《仿古玉兰花瓶》曾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南方日报》撰文介绍过。此外如《北鹿南养》、《天桥》等漆画,都富有传统特色和生活气息,在社会上获得好评。1985年阳江创作的《苍鹰》还被作为国宝赠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在广东的各项评比中,阳江漆画也屡屡得奖,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和荣誉,阳江漆画工人亦不断进行探索,努力改进工艺,其中享誉全国的阳江漆就是成功的一例。
然而,上世纪以90年代之后,由于阳江新老漆画艺人的青黄不接。以及这一时期沿海大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许多阳江人都争着赶往大城市掘金,在阳江掀起了一股出城热,人们为了迫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对精神追求却减弱,再加上阳江漆艺厂的经营不善和全国各地漆画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生产漆画的城镇和从事漆画的画家,阳江漆艺厂逐渐失去市场和竞争力而逐渐萎靡。作为漆艺的一对姐妹花,阳江漆艺厂的落没也使漆画的发展受到重创,阳江漆画由此陷人低迷状态。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因多方面原因,阳江漆艺陷入困境。漆画发展得好,可以延续阳江漆艺的传统,甚至能拉动工艺品的创作与生产。近几年来,阳江漆画创作者队伍在一天天壮大,新人新作频出。这里孕育着阳江漆艺振兴的希望。
首先,漆画的发展处于的一个更好的发展氛围中。由于漆画和现代建筑境、居室装饰结合得越越默契,漆画的制作材安全,对人体无伤害符合现代人的环保理念,以及漆画本身具有的耐磨防、历久弥新等特点。更重要的是漆画既是艺术品又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装饰品,不会脱离群众,这一切使得漆画艺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统漆艺深秀、含蓄、神秘的个性,使漆画的东方味、漆画的民族性几乎与生俱来。作为最富民族的现代绘画。漆画所引的关注日益广泛。阳江的漆艺发展不过是中国漆艺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中国漆画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之中,阳江的漆艺也一定会如鱼得水,重振旗鼓的。
近十年有较大发展
虽然作为生活日用品的漆皮箱早已没有了,但阳江漆艺却在近十年有了较大发展。阳江市正在申报广东省“漆艺之乡”称号,并准备在江城区新建一座“阳江市漆艺博物馆”。此举对于漆艺界来说,可谓好消息。
取得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阳江市委、市政府相当重视,把繁荣漆画当作建设文化名城的五件大事之一,为此,市里成立了‘阳江市漆画创作研究会’,市美术协会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阳江市漆画艺术研究委员会’。现在,全市有曾获得国家级奖项的老年漆画家四人、年轻漆画家40多人。二是,漆画在十多年前就被列为单独画种,可以参加全国各种美术展览的评奖。这一点,促进了画家的创作积极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