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始祖传说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文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ⅰ-4 所属地区 河北·承德·平泉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文学

 

  申报人/单位 河北省平泉县 申报日期 2006

 

  平泉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鸡鸣三省,通衢辽蒙”的说法。这里的地理环境、经济特征、文化蕴涵,决定了平泉人的开放、宽容、朴实、直率的性格,构成了民俗民间文化产生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

 

  契丹始祖传说历史悠久。《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志第七就有关于它的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这就是最早的“契丹八部”的来历,他们的部族供奉青牛白马,以表示祭祀祖先。此传说一直以口传形式流传于平泉县及周边地区。现存大长公主墓、石羊石虎辽古墓群、辽枢密院副使窦景庸墓以及有关辽代的传说,特别是当地出土辽代的文物,如辽三彩罐、龙凤纹鎏金银器等,可证实契丹人确实生活繁衍在这块土地上。

 

  平泉县在辽代时叫神山县,神山就是神人所居之山的意思。从现存的文献《辽史》和《承德府志》记载来看,可以完全证实马盂山(柳溪乡光头山)确实是契丹始祖的诞生地,也是契丹族的发祥地这一事实。当地男糊白马女糊青牛的丧葬习俗仍在流行。随着时间推移,今天男子去世仍糊白马,女子去逝时由糊青牛演变成糊黄牛了。

 

  青牛白马的传说在平泉的影响很大,现在当地男糊白马女糊青牛的丧葬习俗即来源于此。它的主要价值有以下四个方面:历史价值:它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契丹始祖诞生、发祥于平泉,对研究契丹族的起源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价值:通过对此传说抢救、挖掘、保护,弄清在不同群体中传承情况,丰富地方文化内涵。学术价值:“青牛白马”可能是一种图腾,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开丧葬习俗之谜,丰富民俗学知识内容。经济价值:契丹始祖传说地点是马盂山,它是国家级辽河源森林公园所在地。通过此传说弘扬,促进平泉旅游事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