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万件文物讲述青岛故事 古老电话全球不足10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历经5年时间,青岛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近日全部结束。数百名文物工作者先后走访了4000多家国有单位,共采集登录文物藏品20余万件(套)、54万件,许多珍贵文物属于首次发现。正在青岛市博物馆展出的90多件文物,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近代,涵盖门类包括陶器、铜器、玉器、瓷器、书画、文房用具等,每件文物都记录着一段历史,反映了青岛深厚的文化底蕴。

 

  全城动员寻觅城市瑰宝

 

  “从青岛市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城市起,我们就开始了一次全城动员寻觅城市瑰宝的大行动。 ”青岛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生事物,很多国有单位存在疑虑,并不是太积极配合。全市参与普查的数百名文物工作人员,深入单位动员他们主动亮出宝贝,文物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进行登记入册。自2012年起,青岛市历经5年的普查,有96处收藏单位纳入普查范围,共采集登录文物藏品20余万件 (套)、54万件。

 

  在普查中,许多单位收藏的文物都是首次亮相。文物普查人员帮助普查对象对疑似文物进行整理、筛选、认定和登录等。

 

  普查中还发现了青岛红十字会、青岛水族馆、天主教堂、花石楼、公主楼等诸多国宝建筑的详细档案,这些档案对于研究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以及青岛的城市建设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普查中还发现认定了1911年中沙礁灯船、团岛灯塔值班日志等一批见证青岛百年港口城市足迹的重要文物。在普查教育系统时,发现认定了胶州一中清瑞典制钢琴、青岛九中卫礼贤教学天文望远镜、平度师范学校二十四史典籍等一批反映青岛近现代史的重要物证。

 

  瑰宝亮相市博物馆

 

  “经过专家评审,从众多文物中精选出来的90多件文物亮相市博物馆,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前来参观。 ”市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罗琦介绍说,为了把这次可移动文物的成果展现给市民,从去年底开始,博物馆举办了青岛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汇集了全市14家国有收藏单位精品文物90余件(套)、120余张照片。 “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反映了青岛的历史,也反映了城市建设。 ”罗琦说。

 

  记者在青岛市博物馆展厅看到,许多重新普查登记的可移动文物都是首次在博物馆亮相。比如博物馆藏的一级文物商晚期青铜簋、南北朝大般涅盘经写本,二级文物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碗,即墨战国即墨之法化刀币,明万历刻本《律吕正声》六十卷(三级),康有为故居纪念馆藏康有为楷书“窑台白波”纸本对联等。据悉,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将于本月底结束,期间市民可前往参观。

 

  听老物件讲述青岛故事

 

  此次普查发现认定的文物都和青岛有着密切关系,比如收藏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的天图式赤道仪。1932年,天图式赤道仪安装完成后,就立即投入到行星、恒星、小行星、星团、星云等照相观测中,曾参与哈雷彗星、海尔波普彗星等重要天体的观测。目前太阳黑子的观测仍在进行中。

 

  青岛邮电博物馆收藏的20多个国家制造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电话机,其中最古老的电话机为1905年爱立信公司生产的壁挂式磁石电话机,截至2009年,全世界仅存不到10部。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档案室里,收藏着一台珍贵的显微镜,这是当年童第周和夫人借钱花了6.5万元买回的,后来童第周花了11年的时间用自己的工资还清债务。

 

  普查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无论是对新文物的发现,还是对老文物的价值重现。青岛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碑帖类文物为青岛市博物馆重点大类藏品之一,约有5000件套、14000余件碑帖藏品的普查信息影像采集和登录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不乏价值较高的拓本有待发掘其内涵。

 

  青岛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中藏有23件经卷卷轴和残片,历年来一直作为珍贵古代书法作品来保管,但并没有认识到其作为敦煌遗书的价值所在。通过此次文物普查,经专家考证,认定此经卷藏品为敦煌遗书,这是青岛市博物馆在此次文物普查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在山东省是继省博物馆、省图书馆之后又发现藏有敦煌遗书的单位,也是青岛市的首次发现。

 

  此外,馆藏明代温如玉题签的《颜家庙碑》拓本,诸城著名藏家王戟门钤印的 《西峡颂》《石门颂》《孔彪碑》拓本,朱拓《曹望禧造像记》等12件文物经鉴定为二级以上珍贵文物。另外还发现了释六舟墨题《越州祗园寺西塔庙碑》拓本,虽拓得较晚,但非常少见。七卷本契丹文古帖也是专家首次发现,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