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博泰斗柴泽俊病逝 曾“刀下留城”救下平遥古城
2017-01-08 11:25:19 作者:胡健 来源:中新网太原 已浏览次

1月5日,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柴泽俊在山西太原病逝,享年83岁。
“守得清贫,耐得寂寞,勤奋耕耘,默默奉献。”这十六个字是柴泽俊老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六十年古建筑生涯的缩影。
当日,众多文博界人士在社交平台发文悼念柴老。中国民间古建筑保护者唐大华第一时间发文悼念,细数与柴老三次会面交流古建筑保护的情景,感慨之余,哀思亦重。
柴泽俊是山西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曾主持和指导修缮了芮城永乐官、五台南禅寺、太原晋祠圣母殿等100余处有价值的古建文物。
这当中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当属30多年前的那次“刀下留城”。
1979年,中国各地大搞城建,山西省平遥县面临改造。按照要求,平遥县城要开辟东西南北4条大街,城墙上也要相应开挖8个豁口。眼看城墙被拆,柴泽俊多方奔走,费尽全力地终于让城墙被完整保存,如今平遥古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柴泽俊从19岁开始进入古建筑行业工作,勘察研究过上千座古建筑,对其类型、构造特征、装饰艺术及其中壁画、塑像、琉璃等方面的研究、造诣颇深,可谓建筑界中的“百科全书”。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柴泽俊就从事山西省地上文物的勘察与研究,调查了山西109个市、县的重要古建筑、壁画、琉璃、石刻等。柴泽俊对中国古建筑保护事业的贡献巨大,其中包括调研、挖掘山西现存大量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参与指导和主持了多处重大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保持文物建筑原状的难题,并多次得到中国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赞扬和推广。
文博界人士对柴老这样评价,“从柴泽俊先生开始,山西古建筑有了魂魄,山西古建筑保护与修缮有了风骨。”柴泽俊提出的“不改变文物原状”已成为山西古建筑修缮过程中贯彻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成为公认的山西古建保护修缮第一人。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