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发布水下考古成果 致远舰露真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对外发布“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成果。

 

  在历时三年的水下考古调查过程中,从沉没的致远舰一共发现提取文物200余件,多为船体构件、船员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等。重要的出水文物有致远舰所配置的加特林机关炮、带“致远”印纹的餐盘、勺子,以及致远舰大副陈金揆(Chin Kin Kuai)所用单筒望远镜等。

 

  致远舰舰体破坏比较严重,高度已被削掉一半。考古队还采取多角度近景拍摄方式,通过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获得较大范围的沉舰水下三维影像。

 

  新闻背景:甲午海战 致远舰奋勇迎战终沉没

 

  1894年,中国黄海海域爆发了中日甲午大海战,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蒸汽动力战舰的大规模战役,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时间之久,在世界海战史上罕见。9月17日,清北洋舰队在大东沟附近遭遇日本联合舰队,战斗由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首先打响。虽然在战斗中重创了日本比叡、赤城、西京丸号,但是很快北洋舰队中扬威、超勇二舰中弹,全舰起火。随后,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形成夹击之势。混战中,由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为了掩护受到猛烈攻击的旗舰“定远”,突然冲出队列,冲向敌军旗舰“吉野”。就在距离“吉野”还有一公里处,致远舰突然发生大爆炸。管带邓世昌落水,却拒不接受救援,他的爱犬太阳本来已经被救起,看到主人还在海中,又跳下去游向邓世昌,最后邓世昌抱着自己的爱犬一起沉没海面。

 

  最终,致远舰在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黄海海面上沉没。全舰二百余名官兵除七名遇救外,其余全部壮烈殉国。大东沟海战共持续5个多小时,北洋舰队 “致远”、“经远”、“超勇”、“扬威”都沉没在交战海域,四艘战舰的指挥官邓世昌、林永升、黄建勋、林履中及七百余官兵为国捐躯。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