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抢救发掘一处清代院落遗址 树干未完全腐烂

图为第二处清代建筑遗迹全景。开封市文物局供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第二处清代建筑遗迹全景。开封市文物局供图

 

图为抢救性考古发掘的第一处建筑遗迹。 开封市文物局供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抢救性考古发掘的第一处建筑遗迹。 开封市文物局供图

 

  12月30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部门获悉,开封市对一处清代院落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房屋及周围出土了陶瓷器、磨盘、砚台、铁锅、铁剑、锡质水烟壶等生活用品及“乾隆通宝”等遗物,出土的若干棵树木的树干还未完全腐烂。

 

  据了解,不久前,开封市文物部门在配合西区城市基本建设开展的文物勘探工作中,发现了一处古建筑遗址埋藏,并随即对该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工作现在已经接近尾声。

 

  经抢救性发掘清理,建筑遗迹有2处,埋藏深2.5米至3米,上部直接为厚约2米的淤积沙层所覆盖。第一处建筑遗迹位于遗址东半部,为3间房屋基址,东西向排列分布,残存基址均由砖砌而成,房屋南侧发现有房顶草木结构。第二处建筑遗迹位于遗址西南部,为一处面阔3间的房屋基址,房屋残存有四周墙体,墙体下半部为砖砌,上半部为土坯夯筑。

 

  据介绍,房屋及周围出土了陶瓷器、磨盘、砚台、铁锅、铁剑、锡质水烟壶等生活用品及“乾隆通宝”等遗物,房屋北侧出土树木若干棵,树干未完全腐烂。

 

  从地层叠压情况来分析,该遗址为一处洪水灾难遗址,从出土遗物特征来分析,遗址年代应为清代晚期。结合文献记载,清代晚期对开封城破坏最为严重的洪水灾难为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该遗址应为当时洪水灾难破坏后形成。

 

  开封市文物局表示,该遗址的发掘,真实反映了当时洪水灾难破坏的严重以及洪水过后惨淡的景象,这为研究开封清代城市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