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博物馆展出草原丝路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市民在宁波博物馆参观内蒙古出土文物精华展。(周建平摄)

 

  “草原丝路——内蒙古出土文物精华展”昨日起在宁波博物馆一楼西展厅正式开展,展出代表草原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鼎盛的120件(套)珍贵文物。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3月10日,这是宁波博物馆继《发现——新世纪宁波考古成果展》和国内首个马来西亚官方文物专题展《中马关系:从古代到未来》之后,又一跨年大展。

 

  展品中有青铜器、金银、玉、玻璃、宝石、陶瓷器、丝织品等跨越数千年的各类文物,其中有商朝时期的铃首曲柄青铜短剑、春秋时期的立兽口青铜豆、北魏时期的鹿头形金步摇冠、元朝时的“全宁路三皇庙”玉祭碑等几十件国家一级文物,展览分“草原丝绸之路的肇兴——西周到战国”“草原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战国晚期到辽”以及“草原丝绸之路的鼎盛与延续——蒙元、明清”三个单元。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与欧、亚、非的交通、贸易之路。它不仅是古代世界历史上一条著名的通商之路,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之路。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宗教、文化的人们在这里沟通,不同的文明结晶在这里融合,“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与文明的对话,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草原丝绸之路”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欧亚大陆各个历史阶段在各方面的交流,尤以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间的交流为重。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付宁昨日向媒体介绍,活跃在“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历代北方游牧民族,因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与中原及西方世界诸民族的交流与交往中,客观上扮演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与交往的先行者和传递者的作用,为草原丝绸之路的肇始、发展、繁荣及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