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光:以智慧情怀创生态产业之路
2016-12-28 10:37:36 已浏览次
林秀光风雨无阻考察综合体的生态产业无边界搭建
中国健康新闻网(记者:许顺喜 王涛)林秀光,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创始人。1973年出生于福建福安,由于林家为世代望族,以诚信经商而遍及海内外。因此,70代出生的他在成长过程中见证着那个时代变革的标记,从那时,他就坚定要做一名有理想、有信念的商人。
在林秀光经历了封闭与开放,传统与变革的年代中,90年代的他开始寻求商业之路。在那个历史交汇的十字路口,家族长辈给予了极大的建议和帮助,他开始从事茶叶制作和出口销售,并成为海外华人在国内的生产商。在那个竞争不太激烈的年代,只要做生意诚信、质量有保证,自然订单也会源源不断,几年的时间里,林秀光就攫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佛顶工夫”红茶系列受到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与时任铜仁行署专员李再勇的赞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此时的林秀光也感觉到即使生产再多的茶叶,只要没有文化附加值就只能是劳动密集型的薄利,因为利润的大头掌握在懂市场、懂得茶文化并有自主品牌的操盘人手里。这时的林秀光又有一个新的想法,暂时放弃生产茶叶,寻求新的出路。
经过一番考察,他盯上了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行业。2000年林秀光受亲友的提携,走出福安到省会福州从事了当时利润更厚、产业更大的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从给亲友做转包工程到独立签约合作建设再到参与规划,林秀光在这个行业可以说算是一路走得风生水起。

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当年深入基层考察茶产业并鼓励林秀光
由于做茶叶时生活经历,林秀光早已明白了文化和生态在经济产业中的重要性。为了今后长久的发展,他专程到北京求师问道,广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此时此刻的他,一边在做建筑工程,一边实践原生态民族特色建筑群的规划和施工。有于自己不懈的努力和专研,2001年8月林秀光被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聘为民族建筑文化规划专家。
事情往往是这样,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高峰与低谷,林秀光从建筑行业资金迅速积累,再到建筑工程竞争、回款、三角债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于是他又在苦思冥想,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什么样的经济的转型才能可持续发展?

包山制茶销售,打造跨境电商平台
从2006年开始,林秀光将事业的重心放在了贵州,将目光放到了生态农业上,因为茶乡人骨子里对茶文化的情怀依旧,为将产业移师到生态农业上,铸就长久发展,分别于2008年、2012年成立贵州昌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东方昌裕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这期间,2008年在贵州石阡研究开发出了“佛顶工夫”红茶系列重续了贵州的功夫红茶生产历史,并受到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的高度赞赏。2009年研发的“东方岩韵”系列乌龙红茶更是受到了国内外的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在美国的60多家主流有机超市销售,虽然现为拓展推广期,但为中国茶跨界电商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11年应海南农垦总局国营南海农场的邀请,兼任国营南海农场茶产业发展投资总顾问,为中国生态茶走出国门做了排头兵。
据林秀光讲,2013年为打造生态经济产业体系,进军农业产业终端市场。他与北京的合作伙伴参与了大学生创业就业实验项目—— 一起开办了“老奶奶创意厨房”,在全国三大文化特色老街的北京南锣鼓巷开了首家店。现已在北京开了四家连锁店如古文化名街地安门外大街豆角胡同店、车耳营旅游民俗村店、西二旗店。

各大报纸对林秀光的报道
当记者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充满互联网时代好玩特性的项目?林秀光告诉记者,“老奶奶创意厨房”作为原创品牌,致力于打造涵盖创意主题餐厅、原创动漫设计、品牌设计、原生态产品开发为一体的多元化创意文化产业实体。“老奶奶创意厨房”立足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选择生态新鲜食材,每一种食物都有它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通过创意让食物悠然的尽展自然本性。现在有很多人定期来“老奶奶创意厨房”就是为了细细体会生态产品带来的幸福感。
吃的是美味,品的是文化!餐厅同时还具有文化创意博物馆的功用,每个角落,每个物件都有文化创意的影子。我们还打造了——‘奶奶的幸福小铺’,展示来自综合体贵州产业基地的各色古法制作的野生茶和原生态的食材,加强了综合体产业间的互动性。我们在这里还经常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的雅集,书法、茶艺、读书会、摄影会等,家人般的招待让大家体验平台的互动交流,这个方式也可以在我们的综合体别的平台复制推广。

向我国著名社会主义学家高放教授请教生态综合体发展之路
餐厅还专门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创意商务会议及私人聚餐定制,比如餐前的商务会议,餐后的茶歇及文化交流,原生态礼品定制服务等。现已成功举办过:如2014拜耳全球事业部的年夜饭,2014英特尔部门会议,百度及联想年度商务会议,北京大学留学生班国学讲席等定制聚餐。”
2013年,林秀光与朋友合伙打造互联网生态文化平台“藏宝中国”www.cangbao.cn。产业经历培养出的远见卓识和对农村发展深深的情怀,以及农村生态经济产业将会成为国家发展方向的理性判断,使林秀光在保护前提下打造“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的想法逐渐成熟。2015年3月林秀光在贵州召集了一批行业精英,创立了贵州梵三江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一职,同时在北京与合伙人一起搭建大平台团队和国内顾问班子。公司在贵州的团队专注于“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的运营规划打造,北京团队负责总结模式和搭建互联网+大平台,林秀光两边跑忙的不亦乐乎。

主持美丽乡村乡村生态道路规划设计
作为“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的创始人,林秀光崇尚“上善若水”的中华哲学,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他始终坚信,“包容与创新”是公司与农户打交道和公司经营的根本法宝。也正因如此,才使他从农村开发中脱颖而出。“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的诞生,是林秀光包容与创新思维的真实写照。他常说的是,“感恩是最大的财富。”是的,感恩的心让他比常人看到了更多的细节,他感怀身边不离不弃的同事,他感动于他们为农村发展事业奉献的青春。感恩的心让他看到农村农民发展的需要,并为农民朋友的脱贫致富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帮助。
以“九溪十六寨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为例,林秀光遵循保护生态的提下发展的规律,结合现有的乡村生态资源,以发展乡村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广民族文化为抓手,打造‘三赢模式’共谋乡村生态产业综合体的协调发展。在综合体项目区域内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不破坏——自然生态;不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定位。跳出传统发展思路,采用新创意、新模式、新方法,执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原则运营。为传统产业和农村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空间。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契合中央的发展精神,‘三赢模式’、‘两不六统一’为发展理念的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发展模式,在业内中产生了反响。在产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改变农民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开创性的提出了农户保障性收益的分红方式和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发展举措,引起了国内外数百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记者采访林秀光带领专家团队进入基层,观看量身打造综合体平台
北京、福建、贵州、海南林秀光先生的生态农业之路不断前行,为此,在2016年12月底,他获得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协会艺术扶贫专业委员会“中国公益在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公益成就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希望林秀光的乡村生态经济产业综合体的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踏实做事,激情绽放的根性,进而营造出一种在自然中干净纯粹学习的氛围。同时祝愿他的团队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演绎一个个产业发展的传奇!责编:武跃先

责任编辑:Maggie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