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拍卖逐渐兴起 哪些因素会影响印章价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康熙周尚均制吴国祯夫妇自用田黄印章

 

  印章的收藏自古有之,而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印章的收藏更是形成一种热潮,一些具有影响力的藏家辈出,其中就有丁辅之、张鲁庵、华笃安、高络园、葛书徵等印章收藏大家,以及近代钱君匋等人。

 

  近年,随着印章拍卖的兴起,名家篆刻、印章逐渐为藏家所关注,市场行情也在不断攀升。然而多年来名家篆刻、印章在拍卖市场中因为藏品鉴定、征集等各方面原因,一直是零星地依附于文玩杂项专场之中,使得印章收藏很难成为系统性的收藏。

 

  在近现代印章收藏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丁辅之历经数辈所集,收藏西泠八家篆刻印章五百余方,又多次刊谱,传以后人,为浙派篆刻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丁辅之将这批印章转让于无锡巨富华笃安,1983年9月华笃安的夫人毛明芬女士秉承先夫遗愿,将这批西泠八家篆刻印章及华笃安历年所藏印章共计千余方,及其他书画藏品一同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收藏,筑就了上海博物馆在印章收藏界的权威地位。张鲁庵早年受业于赵叔孺,喜好搜集历代印章、印谱,其中最为著名的藏品即是大家所熟识的邓石如篆刻代表作“燕翼堂”五面印。1962年12月,在张鲁庵过世后,根据他的遗愿,家人将其历年所藏历代印章1500余方,印谱493部全部捐献于西泠印社。

 

  哪些因素决定印章价值?就笔者参加的历界印章拍卖进行分析,名家篆刻及印章中,影响其价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派人物篆刻作品

 

  名家篆刻印章与书画同理,篆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开派人物和具有代表性人物的篆刻作品,其价值往往要高于其他篆刻家的作品。如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以及新浙派代表人物王福庵,和有“元朱文第一”之称的陈巨来等人的作品,他们对篆刻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篆刻史上具有相当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这些因素自然影响其价值和市场行情。


  印文内容

 

  印章的内容和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直接影响其价值和市场行情,西泠拍卖2006年秋拍中方介堪刻张大千象牙用印“潇湘画楼”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印不仅因其刻制精美,品相较大且完整,同时也承载了方介堪与张大千之间的友谊,才创造了99万元的天价。而相比之下,方介堪的一般篆刻作品则在万元左右。该场拍卖中另一方吴昌硕刻象牙闲章“人生只合住湖州”也因此内容的特殊性,以78.1万元的高价成交。一方印章在有好的内容的同时,刻制的精美程度对其价值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在篆刻家作品集中有所注录的篆刻作品,这类作品相对来说属于作者的代表作,其价值与其他作品的区别也可想而知。

 

  材质及印钮

 

  近年因各类名贵印材资源逐渐稀少,其价格也不断攀升。特别是田黄、鸡血等名贵印石,更是如日中天。在西泠拍卖2008年春拍印章专场中,一方4厘米见方,高8厘米的田黄冻双凤钮闲章,因其高、大、方的完美品相,最终以431.2万元成交。此外印钮雕工也是影响其价值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印钮发展的历史上,名家辈出,清代有杨玉璇、周尚均等,近现代又有林清卿、林文举等人。这些名家精良的雕工,其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名家用印

 

  名家用印就收藏而言,具有相当的人文价值,在历界拍卖中,曾有多次名家用印专题,如潘伯鹰、溥儒、殷梓湘、任政等书画家用印,以及周湘云等藏书家用印等,他们价值不仅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更是承载着一段历史,其人文价值不可轻视。(据《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