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汇聚楚中名镇汉钞见证汉口辉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口,自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形成后,因自身拥有的水运之利而很快崛起,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发展至清嘉庆时期,跻身中国四大名镇(另三镇为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和广东佛山镇)之列。随着1861年汉口开埠通商和张之洞湖北洋务新政的推广,汉口的工商业发展更加繁盛,中外银行林立,汉口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清末至民国时期,设在汉口的本国各银行和部分外国银行发行了一批票面上印有“汉口”字样的纸币,以示由汉口发行银行负责兑现,被称之为“汉钞”,见证了名镇汉口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武汉金融的变迁。

 

  图中所示是一张中国农工银行在汉口发行的10元纸质汉钞。票面色彩斑斓,印有丰富的纹饰图案。正面上方中部印的是行名“中国农工银行”,左右下方为红色的纸币编号“160148”。四角对称印有10元的“拾”字,左侧图案中印有大写的“拾圆”面值,图案下方左右分别盖有“总经理章”、“经理之章”两枚印鉴,中间有“凭票即付国币拾圆”字样,底部方框处是钞票发行时间“民国二十一年(1932)印制”。右侧是一幅乡野农忙图案,拱桥、沟渠、流水、茂树、乡路、老牛,还有正在田间扶犁耕耘的农人,组合成一幅恬静安然而又充满田间劳作风情的乡村画面。钞票两侧的椭圆形内的红色“汉口”二字,注明了该钞票为该行在武汉地区印制发行,亦是各银行在武汉发行汉钞的典型特征。

 

  钞票背面印有工人劳动画面,及汉口的拼音、小写的币值10等字样。中国农工银行的前身是北洋政府财政部1918年在大兴、宛平县设立的大宛农工银行,1927年改名为中国农工银行。该行为官商合办的一家地方银行,以“融通资财辅助农工业”为宗旨,营业上以接济农工为主,兼营普通银行业务。这张汉钞是由中国农工银行汉口分行发行并负责兑现的纸币,票面上的农民劳作和工人工作图案,体现了鲜明的农工银行业务特色。

 

  最早在武汉发行汉钞的是浙江兴业银行汉口分行,时间为1908年。其后,大清汉口银行汉口分行、交通银行汉口分行等纷纷效仿,大量发行汉钞。至1935年施行法币政策前的38年间,本国银行先后发行汉钞的有兴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河南省银行、湖北省银行、广东省银行、殖边银行、黄陂商业银行、中国农工银行农商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等在汉分行,以及中南、盐业、金城、大陆等四行联合公库、四省农民与湖北省银行联合公库,香港地区的香港工商银行1924年也曾在汉口设立分行并发行汉钞。其中,中国银行汉口分行发行的汉钞包括曾经发行的“鄂、湘、川、陕、汴五省”兑换券。此外,部分外国银行在汉分行也发行过一定数量的汉钞,主要有英国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美国花旗银行、友华银行,比利时华比银行等外国银行在汉分行,还有中俄合资的俄华道胜银行、中法各合资的中法实业银行、中美合资的中华懋业银行、中意合资的震义银行等。辛亥革命后,这些外国银行发行的汉钞均系银元券。民国以后的汉钞面值多为1元、5元、10元3种,少数银行还发行过20元至100元面值的,可行使于湖南、安徽、江西、四川、河南、湖北及西北各省。汉口钱庄受银行委托领用“暗记钞票”,以推进发行,并为银行代兑汉钞。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改革、统一货币发行权后,仅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发行法币,并以法币掉回其他货币,汉钞的发行即告终结,汉钞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1925年,本国银行发行的汉钞在3000万元以上,仅中国银行汉口分行一家就发行了1800余万元。武汉国民政府于1927年4月颁布《集中现金条例》后,除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外,其他银行都停止了汉钞的发行,当时市面上使用的几乎都是申钞。1931年,中国农工银行和中国实业银行又相继在武汉发行汉钞,后来发展到8家。此时,各行发行汉钞的数额已经大大减少,说明区域性的兑换券已大大收缩。到1935年11月3日止,中国农工银行发行的汉钞达3452050元,在8家银行中排名第二,在某种程度上亦体现了该行的实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