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物饕餮盛宴 27日在成都博物馆开席
丝路上的国之重器要来成都啦!本月27日,“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盛大开展,一场丝路文物饕餮盛宴,即将惊艳蓉城。南北丝路和海上丝路的重量级文物都将集体亮相这三条丝绸之路的交汇城市——成都。此次展览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全国罕见,该展览不仅将汇聚8个复制的敦煌洞窟和敦煌文物,更令人期待的是,来自丝绸之路沿线的全国50余家重量级博物馆及文保机构的150余件压箱底馆藏精品,也将集体亮相成都博物馆,尽展丝绸之路的璀璨与辉煌,印证四川、成都与丝绸之路的密切关系。这场展览有什么看点?又有哪些稀世珍宝将和成都观众见面?昨日,记者在成都博物馆经多方打探,提前为读者揭开此次展览的神秘面纱。
丝路重要文物齐聚成都
昨日,记者在成都博物馆看到,展览布展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由于此次展览规模巨大,成都博物馆几乎动用了所有临展厅。据了解,展览分为敦煌石窟艺术展、天府之国和丝绸之路特展、新疆甘肃石窟艺术展、公共空间壁画展等板块,其中天府之国和丝绸之路特展将汇聚全国50余家博物馆、文保机构的150余件重量级文物,该展览分为“成都——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天府之国与北方丝绸之路”“天府之国与海上丝绸之路”三个单元,将带领观众感受丝绸之路的璀璨与辉煌,了解四川、成都与丝绸之路密不可分的关系。展览中,众多与成都有关的重量级文物,将从一个个侧面印证成都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辉煌。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3个月,免费向观众开放。
敦煌石窟“搬到”成博现场
敦煌石窟艺术部分将以敦煌石窟及壁画等展品为主,生动复原这一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第一单元“敦煌复原石窟”位于成都博物馆平层一号展厅,展出敦煌石窟最具代表性的8个洞窟;第二单元“敦煌石窟壁画及雕塑”位于负一层二号特展厅,将展出70件敦煌壁画、12件彩塑、20件绢画复制品、10件模制花砖、敦煌藏经洞文献10件,67件敦煌市博物馆馆藏秦至唐代文物。
此次来成都展出的洞窟有西魏的莫高窟第285窟,盛唐的莫高窟第45窟、莫高窟第320窟,中唐的莫高窟第158窟、榆林窟第25窟,西夏的榆林窟第29窟,元代的莫高窟第3窟,敦煌藏经洞。由这8个洞窟,观众几乎可以看到敦煌石窟从南北朝到元代全程的风格流变。除藏经洞之外,其他7个复制敦煌石窟将依次排列在成都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内,观众可直接进入洞窟参观,全方位欣赏敦煌壁画与石刻艺术。莫高窟第285窟是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其右壁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五年(539年)的造窟题记数方。此窟内容丰富、艺术精湛,中西方不同的神灵、不同的绘画风格,在此窟中交汇融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作为莫高窟最有名的涅槃窟之一,158窟的卧佛原像身长15.8米。此次按原样4/5比例复原的卧佛,仍长达13.6米,也将亮相成都博物馆。记者在复制的158窟远远望去,佛像睡姿安详,神情恬静。这尊佛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肉身寂灭涅槃的情景,古代的雕塑者用形神合一的创作手法,生动表现了释迦牟尼涅槃时的超脱。在卧佛两侧,分别立有过去世迦叶佛和未来世弥勒佛,他们与主佛共同组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窟顶及背后壁面则绘有天龙八部、散花飞天等壁画,看上去华丽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这尊看上去和卧佛原像一样的复制品,竟然是用玻璃钢制作。整尊佛像重达3吨,为了便于运输,提前在敦煌切割成5段。在成都博物馆开箱后,再严丝合缝进行对接,为了遮掩切割缝隙,工作人员还专门从敦煌带来了200多斤敦煌泥修补缝隙。一尊佛像的缝隙,反复修补的时间就花了3天多。如此精心施工后,佛像俨然已在大漠黄沙里饱经风霜。
麦积山石窟壁画惊艳亮相
作为此次展览一大亮点,新疆甘肃石窟艺术展中,新疆龟兹石窟、高昌石窟及甘肃麦积山石窟壁画及彩塑也将集体亮相成都博物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位于“陇上江南”天水境内,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现存壁画900余平方米,北朝壁画多有精美之作,如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经变画和洞窟中以绘为主、绘塑结合的“薄肉塑”壁画等。在展览现场,观众将看到巨幅壁画《伎乐飞天》以及雕塑等精品。
除麦积山石窟壁画外,还将展出来自龟兹石窟的壁画。龟兹石窟的壁画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菱格,壁画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此次展览中,即将展出的克孜尔石窟第171窟《券顶菱格因缘故事画》和第17窟《本生故事画》,都是菱格故事画的代表,其中第171窟《券顶菱格因缘故事画》,菱格中为坐佛,佛头上方有花树宝盖,宝盖上画有一对鸟,构图严谨,色彩浑厚艳丽。而第17窟《本生故事画》画面自上而下绘五排菱格状的佛教本生故事图,如快目王施眼本生、尸毗王舍身贸鸽、睒子孝养父母、月光王施头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