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馆藏中外珍贵版本《芥子园画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应妮 摄

 

  12月20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绘画名家对话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

 

  《芥子园画传》是学习中国画技法的重要入门书,是我国古代版本最多、印数最大、影响最巨的画谱,是古代彩色套印技术的典范,堪称我国古代画谱的巅峰之作。问世三百余年来,《芥子园画传》成为无数学子步入画坛的启蒙书。该书最早于康熙年间刊行,其间有诸多版本面世,正是在变化及演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内容,《芥子园画传》才成为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本受《芥子园画传》影响深远。由于画谱不易得,早期许多日本画家多临摹其中画页以为己用。此展品系1935年日本影印出版的全译芥子园画传。 应妮 摄

 

  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国家图书馆所藏《芥子园画传》的十几种珍贵中外文版本,详细梳理了《芥子园画传》的源流脉络。展览还展出了20世纪以来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等艺术家基于传统的创造,以及当下艺术家在传承中演进的中国画作品,甚至还展出其他媒介材料和不同形态的当代艺术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芥子园画传》的意义是在传播中不断凸显的。作为纸质文本,其产生和流传又以印刷技术的进步为前提。17世纪是中国古代版画发展的盛期,特别是饾版套印技法的出现极大提高了书籍的精美程度,也推动了画谱的传播。《芥子园画传》被多次增补、临摹、再版,甚至翻译成外文流传海外,其内容也在传播中不断丰富。此次展览详细梳理了《芥子园画传》的源流脉络,展出了国家图书馆藏的众多珍贵版本,是一次很好地亲近传统艺术、认识其价值的良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明年4月。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