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公众分享会成功举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17日,2016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公众分享会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举办。分享会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湖博物馆、钱江晚报等单位协办。继2015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公众分享会成功举办后,今年的分享会吸引来更多全省各地的普通民众,现场坐无虚席,气氛热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宁远研究员首先做了“王城探秘---良渚古城城内的发掘”演讲,为观众揭秘了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古河道和土台边缘的护岸遗迹,分享了古河道内出土的陶器、石器、动物骨骼等等。不仅仅这些,王宁远还给观众们带来了一个劲爆消息,在钟家港河道的挖掘中,发现了很多人骨,而这些人骨经过考古队员的辨认,都是非正常死亡的。更让大家意外的是,经过专业的“锶同位素”检测,在这些骨骼里面,所有人都是本地人,发现有两个是外地人。因为“锶同位素”检测可以知道一个人生前的饮食结构,良渚时代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小米,这些骨骼检测发现所有人都是吃大米的,只有两个人吃小米。这两个吃小米的骨骼,显而易见,就是北方人。更多的剖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研究员带来的演讲是“发现秘色瓷---上林湖后司岙”。这是盖棺定论后的秘色瓷“本尊”首次与大家见面,配上大量的图片,郑建明为观众展示了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基本面貌与生产工艺、秘色瓷窑场基本格局、唐代法门寺地宫与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出土秘色瓷的产地问题。而对于秘色瓷是否为越窑烧制这一存在争议的问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明老师做了霸气的现场点评:“从今天开始,或者是从现在开始,秘色瓷就是越窑烧的,如果以后还有人说不一定,不是矫情,就是作。”这一点评,将现场气氛推上新高潮。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雷少博士的演讲内容是“向东是大海---宁波大榭遗址Ⅰ期考古成果概览”。大榭遗址系宁波在海岛之上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海岛上能发现这种保存状况较好且时代自史前一直延续至宋元时期的聚落遗址十分难得。同时,大榭遗址地理位置独特,在史前和商周时期可以说是宁绍平原与舟山群岛之间文化交流、传播和人群迁徙、交往的桥梁,其发现对于探讨那一时期的海陆环境变迁、人地关系、制盐历史和浙东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温州市文物保护所的梁岩华副所长为观众展示了诗意的考古:“雾城故事——温州苍南海防城址勘探”。为配合苍南县海防城址蒲壮所城、壮士所城、白湾堡的维修保护,温州文物保护考古所两年来连续对该三处城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取得了重要进展。调查勘探成果,不仅纠正了此前的一些错误观点,弥补了四有档案之不足,而且通过与相关史料的对比分析,有力地推进了温州市海防遗址的调查和研究,对追踪明代中后期布防理念的演变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分享会还设置了专家点评和观众互动环节,观众们积极响应,主讲人认真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斌所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欢迎大家在明年的十二月再来参加分享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