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西山保卫战遗址”文物身份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山保卫战遗址现存的工事之一。 丁进供图

 

  “西山”是一个仅存于老地图上的名字,是紫金山脚下一座“高地”。在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在此顽强抵御企图从紫金山进犯南京的日寇,约2000男儿为国捐躯。时至今日,这里还保存有不少相对完好的防御工事。今年12月12日,4位关注南京抗战遗迹保护的市民,向文物部门递交报告,申请“西山保卫战遗址”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现存1个营连观测所和3个机关枪掩体

 

  1931年《总理陵园地形全图》上有“西山头”这个地名,今天为钟鼎山庄和铁匠营之间的高地,其东面为老邮局路,南面临中山门大街,北面是沪蓉高速公路南京连接线。

 

  抗战史学者、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进曾多次寻访西山保卫战遗址:这里还保留着4处保卫战遗址,包括1个营连观测所和3个机关枪掩体。其中,营连观测所位于西山头山顶,海拔75米左右,为半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的混合建筑,其防雨檐为炮火所毁,可以想见当年战斗的激烈。以营连观测所为中心,分布了3个机关枪掩体,各有三个射击孔。丁进介绍,这4处抗战遗址外观上均保存得比较完好。

 

  抵御日寇三日猛攻,2000男儿在此为国捐躯

 

  纵观整个南京保卫战,西山是南京中山门外的最后一道阵地,西山保卫战也是紫金山地区的一次重要战斗。根据当时在教导总队任团长的李西开在《紫金山战斗》的记录,西山保卫战中守军应为教导总队步兵第一团,团长秦士铨,该团在战斗中牺牲达到2000人左右。

 

  1937年12月10日拂晓,日寇集中兵力向西山主阵地攻击,狂轰滥炸后,由坦克引导步兵向前冲击,教导总队步兵第一团、第三团的战车防御炮勇猛还击,一连击毁日军坦克2辆,敌人不敢继续前进。11日至12日,围绕西山主阵地和紫金山第二峰,中日双方展开激烈争夺,直到12日下午6点,西山才告失守,第一团余部撤守卫岗。

 

  日寇参战官兵的日记则侧面反映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无畏,当时守军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多次向敌人发起反击。“敌人受到如此强大的炮击还仍然顽强地抵抗到最后,实在令人佩服。第十中队或被这些残兵反击,或在冲上去后还受了相当损失,虽然是敌人,但也叫人佩服。”步兵第二十联队第十中队老兵牧原信夫在日记中说。

 

  正式申报文物认定,还呼吁规划建设遗址公园

 

  12月12日上午,吕晓其、王强、唐恺、丁进4位南京市民,根据《文物保护法》和《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联名向玄武区文化局提交了“认定西山保卫战遗址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申请书。按照程序,文物部门将组织专家对遗址现状进行限产勘查,同时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三个角度判定遗址的文物价值,一旦通过专家认定,将由区一级政府进行公示,西山保卫战的遗址也将获得“文物身份”。

 

  此外,丁进还呼吁应该利用遗址现有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尽快整治周围环境,规划、打造为一个可供各界方便参观的遗址公园。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