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醉归图卷》成为5年来中国最贵艺术品
2016-12-14 15:01:05 来源:新闻晨报 已浏览次
清宫旧藏、元代画家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12月4日在北京保利2016年秋拍书画夜场拍出了3.036亿元天价,成为今年拍场上最贵的中国艺术品。一个此前艺术市场比较陌生的名字,为何能创造如此高价?业内人士戏称:他取了个好名字——“人人发”。
任仁发曾上书治理苏州河
《五王醉归图卷》创作于元代,但用的是宋代纸本,长达2.12米,刻画了唐玄宗五兄弟在一起骑马游玩的场景。
作者任仁发,生于宋代末年,后来成为元代官员,他画马的技艺高超,曾被皇帝要求画御苑马厩中的名马,从而得到赏识,后世评价任仁发的画可与唐代曹霸、韩幹等名画家媲美。但因为任仁发忙于水利事务,没有多少时间创作,目前全球仅存其作品21件,大多数在著名博物馆里,其中还有赝品之嫌,此件《五王醉归图卷》却有鉴赏大家徐邦达鉴定认为真迹,并称水准超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任仁发藏画。
“人人发”的谐音当然是戏说,但任仁发确实是上海人,还为上海做了不少好事。任仁发世居上海青浦,他是水利专家,以前上海的航运主要靠吴淞江(今苏州河),但因为长年淤塞,航运不便,任仁发便上书要求治理吴淞江,如今延长西路发掘的元代水闸遗址,就是任仁发的贡献。
作品身世折射时代背景
之所以拍出高价,还跟作品的流传经历有关。《五王醉归图卷》历经元、明、清三代朝廷官员和文物鉴赏家的递藏,清代中期被收入宫中,乾隆、嘉庆、宣统皇帝都在画上盖了收藏印,并登记在皇宫书画著录《石渠宝笈》中。
1922年,《五王醉归图卷》被溥仪偷运出紫禁城,存放在“伪满洲国”的吉林小白楼内。1945年“伪满洲国”覆灭,该画流入北京琉璃厂,被当时顶级古董商卢芹斋及其女婿杜博思买下带往美国,后来转手德裔收藏家侯士泰。但侯士泰后来上当,收藏的另一幅名画被人骗走,从此发誓不再与书画圈来往,所以他生前一直没有把《五王醉归图卷》拿出来展示。直到2007年侯士泰去世,侯氏家族才将此卷拿出来拍卖,2009年10月,《五王醉归图卷》在香港拍出4658万港元,此次再度拍出2.64亿元天价(含佣金后为3.036亿元)。据悉,此次拍得名画的是苏宁集团,《五王醉归图卷》也终于回归故土。
中国艺术市场曾于2011年达到高峰,随后逐年大幅回落。仅以亿元拍品为例,2010年中国艺术品亿元拍品达20件,2011年为21件,2012年至2015年分别滑落为5件、9件、1件、10件,而今年,到目前为止亿元拍品达12件,《五王醉归图卷》是5年来最贵的一件,赫然列入中国艺术品拍卖“最贵”榜的前十名。
责任编辑:小白
任仁发曾上书治理苏州河
《五王醉归图卷》创作于元代,但用的是宋代纸本,长达2.12米,刻画了唐玄宗五兄弟在一起骑马游玩的场景。
作者任仁发,生于宋代末年,后来成为元代官员,他画马的技艺高超,曾被皇帝要求画御苑马厩中的名马,从而得到赏识,后世评价任仁发的画可与唐代曹霸、韩幹等名画家媲美。但因为任仁发忙于水利事务,没有多少时间创作,目前全球仅存其作品21件,大多数在著名博物馆里,其中还有赝品之嫌,此件《五王醉归图卷》却有鉴赏大家徐邦达鉴定认为真迹,并称水准超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任仁发藏画。
“人人发”的谐音当然是戏说,但任仁发确实是上海人,还为上海做了不少好事。任仁发世居上海青浦,他是水利专家,以前上海的航运主要靠吴淞江(今苏州河),但因为长年淤塞,航运不便,任仁发便上书要求治理吴淞江,如今延长西路发掘的元代水闸遗址,就是任仁发的贡献。
作品身世折射时代背景
之所以拍出高价,还跟作品的流传经历有关。《五王醉归图卷》历经元、明、清三代朝廷官员和文物鉴赏家的递藏,清代中期被收入宫中,乾隆、嘉庆、宣统皇帝都在画上盖了收藏印,并登记在皇宫书画著录《石渠宝笈》中。
1922年,《五王醉归图卷》被溥仪偷运出紫禁城,存放在“伪满洲国”的吉林小白楼内。1945年“伪满洲国”覆灭,该画流入北京琉璃厂,被当时顶级古董商卢芹斋及其女婿杜博思买下带往美国,后来转手德裔收藏家侯士泰。但侯士泰后来上当,收藏的另一幅名画被人骗走,从此发誓不再与书画圈来往,所以他生前一直没有把《五王醉归图卷》拿出来展示。直到2007年侯士泰去世,侯氏家族才将此卷拿出来拍卖,2009年10月,《五王醉归图卷》在香港拍出4658万港元,此次再度拍出2.64亿元天价(含佣金后为3.036亿元)。据悉,此次拍得名画的是苏宁集团,《五王醉归图卷》也终于回归故土。
中国艺术市场曾于2011年达到高峰,随后逐年大幅回落。仅以亿元拍品为例,2010年中国艺术品亿元拍品达20件,2011年为21件,2012年至2015年分别滑落为5件、9件、1件、10件,而今年,到目前为止亿元拍品达12件,《五王醉归图卷》是5年来最贵的一件,赫然列入中国艺术品拍卖“最贵”榜的前十名。

责任编辑:小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