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创意:让古老中国与当代对话
2016-12-12 15:29:28 作者:胡林果 史竞男 来源:新华社 已浏览次

点上一盏饕餮镂空纹饰的香薰炉、手持一把甲骨文点缀的竹扇、沉浸在宋代版画为背景的房间里……这幅宁静安详的画面并非出现在古装剧中,而是由文博创意产品打造出的现实意境,出现在日前于广州开幕的国际博物馆版权交易博览会的现场。
在文创产业拥抱传统博物馆的路径渐渐明晰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文物正“跳出”历史的禁锢,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通过文创产品和“互联网+”的形式,走出“金銮殿”,走向“寻常百姓家”。
“古老传统文化如果不走向现代生活,那它就永远只是停留在故纸堆中的一堆符号而已。”广州博物馆副馆长罗兴连说,博物馆不仅仅是传统文物、文化典籍的保存者和研究者,更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中国国家文物交流中心副处长关航认为,中国人对文物的喜爱与收藏大致通过制作和收藏以下类型的产品实现:一是与文物真品大小规格皆相同的复制品,二类将真品缩小比例而成的仿制品。“随着时代变迁和产业的发展,现在逐渐形成了第三类——通过将文物元素提取并改变造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衍生品。”关航说。
古老中国传统与当代科技、创意相碰撞,让如今的大多数博物馆都迈开了传统与现代“对话”的第一步。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692家,而中国普通民众进入博物馆的平均时间是两年一次。“要让人们自发地想来参观博物馆,来了还恋恋不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创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开封博物馆副馆长潘颖说。
顶上为凹槽状、以饕餮镂空纹路装饰四周、通过插电加热即可散发出香味的香薰炉,出自中国唯一一家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
该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安阳殷墟自20世纪初被发掘后,以其数量庞多的甲骨文闻名于世,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不仅如此,这里还出土了周身以饕餮纹路点缀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饕餮纹路造型独特、极具文化内涵,其衍生品一经推出颇受广大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触网”,指尖上的触动在将文化传递出去的同时还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大幅增长。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故宫与众多企业合作开发包括书画、服饰、陶瓷在内的文创产品达到8700种,创造了超过10亿元的销售额。
现如今,对文创产品的追求已成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各级政府也正在大力推动文创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入挖掘各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促进优秀文化资源实现传承、传播和共享。
文化创意产品制作的大幕也已拉开。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全国首批共922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名单,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将通过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