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 陈源初的人文主义情怀
陈源初说“我在世界上消失之前,只想在我的画布上唱几句人文的歌。”实际上陈源初的这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谈他对整个世界的一个情怀,人文主义的情怀。第二篇文章,前卫艺术,个人的一种庸俗艺术的梦幻,谈他在画面的艺术本体、艺术本身的一些见解。第一篇文章谈的对于整个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候,我觉得 陈先生是思考非常多的,应该说这个文章写的是一气呵成的,思考了很多年,几十年的这样的一种表达,他表达得非常通顺。他擅长表达,确实写得很好。他的价值 取向,他也讲到了,强调人的个体关怀,强调自由、民主、平等,还有一种体验,还有一种博爱、关怀。完了要在自己的画面中间,我概括地讲,我看了第一篇文 章,就是陈先生强烈地表达了这样一个现实世界的这样一种纷乱,社会的、政治的、暴力的,还有经济上的,甚至于陈先生在他的小画册上还讲到了,他一方面为中 国的经济发展崛起,作为一个华人感到非常鼓舞和高兴,另一方面又看到身边的这些邻居,这些美国人,一个个地没有了工作,所以还是觉得很同情,甚至于还不知 所措。
所以这个时候呢,我觉得反映了陈先生非常敏感,而且非常具有同情心和关爱心,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一个良知,和一种真正的陈先生所推崇的这种 人文艺术家的这样一种情怀。现实世界确实是,它是很多种势力的一种博弈和斗争的结果,人类社会也是几千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陈先生想在画面中寻找一些 应该说是永恒的东西,我觉得人生在走到下半段的时候,他的这种感觉应该说非常强烈。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画面中间的这些反复的叠加,而且大量地选择了中国传统的这种自然的山水、自然的图景,以及介入我们传统绘画的很多的表现方式,虽然是用的油画颜料,但是有一 些皴法,有一些树干的枝干的勾勒和点染、点擦,这些东西都是追求一种心中的逸笔草草和胸中的一种意气,这些我觉得还是他希望能够在他的感悟中间,他观察各 种视觉中间,他能够找到一种视觉上的表达方式。这种追求,这种画面的效果,我觉得中国最近几年有相当多的艺术家,也是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这个方面的。我注 意到包括吕澎先生的《溪山清远》在旧金山展览,很兴奋的,就是他这次邀请了一些,当然主要是四川西南的人,但是大部分也都是四十岁左右,四十岁以上的人。 也就是说这种把绘画的主题,或者把创作的视点能够投放到自然、山水、环境这上面来,应该说跟年龄是有关系的,从创作性质上跟年龄有关系。其实吕澎提出这样 的观点,再有比如说前几天,其实这个不是空穴来风,高名潞也说过“意派”,尽管当时高名潞论证的“意派”,尽管他的展览,他围绕“意派”的展览是一个很复 杂的东西,但是他的“意派”的理论就是想去建构一种面向未来的东西。

陈源初艺术简介:
陈源初,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幼年时曾跟随哈定学习素描水彩油画,跟随丁庆龄学习传统水墨。
1985年获肯辛顿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
1987年获纽约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
1973年移居香港,绘画,在海港画廊展览售画。并工作谋生。
1978年移居纽约,学习,工作及艺术创作。
1983年带领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在纽约举行“中国当代艺术展”,取得广泛影响。
先后加入纽约中国现代艺术家协会,纽约东西艺术家交流协会。
作品在美国加拿大多个城市展览,并为洛克菲勒集团,跨地集团,中国银行,FNT集团和众多私人收藏。
著有“世界近代艺术史”,计80余万字,2000多幅图片。
文章作者简介:
高岭,美术学博士、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被国内美术出版媒体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活跃、最有影响力的26位艺术批评家之一。

责任编辑:Maggie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