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流party上 王羲之一挥而就的草稿竟成天下第一行书
不要说书画界,就算是世人,也无人不知王羲之,无人不晓《兰亭序》。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有关它的轶闻趣事就接连不断。
梅兰芳摹《兰亭序》
不要说书画界,就算是世人,也无人不知王羲之,无人不晓《兰亭序》。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行书的绝代佳作,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有关它的轶闻趣事就接连不断。
绝代佳作诞生记:名流party上一挥而就的草稿

八大山人摹《兰亭序》
永和九年,王羲之在兰亭组织了一次活动,谢安、孙绰等四十多位社会名流到场,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好不快活。后来,他们决定将当天创作的诗编成诗集,请王羲之作序,这就有了《兰亭序》。

褚遂良摹《兰亭序》
当时王羲之是一挥而就,草拟了一篇序文,据说,第二天他准备抄写成正稿时,反复抄写,都觉得气韵布局和笔画结构都不如草稿,他又是惊奇又是苦恼,一是为自己的书法所惊喜,二是草稿太多涂改,不好拿去见人啊!最后他还是挑选一份正式抄写的拿去作序,但他也把草稿保留下来,像传家宝一样留给了儿子王献之。我们今天所见的,就是这份草稿版,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兰亭序》有多处涂改。

毛泽东临《兰亭序》
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最大牌的超级粉丝唐太宗 耍计骗走《兰亭序》

董其昌临《兰亭序》
《兰亭集序》自写成之后,王羲之自己十分宝爱,决意将其传之子孙。在王羲之临去世的时候,他将《兰亭集序》墨迹传给了弟子辩才。辩才俗姓袁,是梁朝司空袁昂的玄孙,博学多才,精于琴棋书画,他得到《兰亭集序》后,十分珍视,密不示人,在自己居住的房间房梁上掏了一个暗龛,专门用来贮藏《兰亭集序》。

启功临《兰亭序》
萧翼假扮成书生接近辩才,放长线钓大鱼,找他切磋书法,一来二去,言谈甚欢,变成了知己。一天晚上,终于引得辩才取出《兰亭序》,他当场拿出唐太宗征召《兰亭序》的诏书,
人证物证俱在,皇帝之命,不能不从!
1700多年一幅真迹没留下 庆幸还有山寨可一睹佳作风采

冯承素摹《兰亭序》
王羲之距今1700年了,一幅真迹都没留下来,现在所见的王羲之墨迹全是后人临摹的,而《兰亭序》唐宋时期的古摹本也只有十几件而已。所以在这件事上,得感谢唐太宗山寨他诏命当时的书法名家临摹《兰亭序》,其中就包括虞世南、欧阳询、冯承素等人,然后他就拿这些山寨的《兰亭序》赏赐给大臣们。
我们今天看到的《兰亭序》也是摹本,据说是用双勾描摹,就是象画工笔国画那样描摹,虽然真迹失踪,但万幸还有摹本,才能让后世感受到《兰亭序》的风采。
晟永翰墨雅韵名家书画专场十五竞拍地址:
https://paimai.taobao.com/pmp_album/91615459.htm?spm=0.0.00.4MYKey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