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官窑冬青釉三如意足笔洗
清雍正一朝,虽仅存13年,但制瓷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器型之美,可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相提并论,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其大器不显厚重,小器隽巧玲珑。不论是器型的比例关系,还是线条、画工,都有很高标准。尤其是在色釉瓷方面成就卓越,仿古创新,集中国古代色釉瓷之大成,创烧出数十种具有宫廷风格的色釉瓷器,釉色纯正高雅,超凡脱俗,代表雍正官窑的最高水平。色釉瓷有青釉、黄釉、红釉、蓝釉、绿釉、窑变釉、茄皮紫釉等。冬青釉为青釉器名称之一,查看清代以来文献,记载青釉器的名称较多,计有豆青、东青、冻青、粉青、龙泉釉等。唐英《陶成记事》载:“一仿龙泉釉,有浅、深二种。一仿东青釉,有浅深二种。”现在一般将呈色深且浓者称为“豆青”,色泽稍淡、青中略泛绿或蓝者为“冬青”;色泽更淡、青中泛粉白者,称为“粉青”。
冬青釉又称东青釉,关于“东青”一名的由来,与传说中的“柴窑”和“东窑”有关。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为北宋时汴京东窑(今河南开封陈留)所烧,所以称为东青釉。实际上,冬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御窑厂创新的品种之一。釉色青中闪绿,青翠欲滴,釉层肥厚,釉面环璃质强。清代多有生产,尤以雍正朝生产的冬青釉为多。清雍正官窑所烧冬青釉,釉面平润,色泽稳定,以豆青为主要色调。如镇江博物馆藏冬青釉三如意足笔洗(见图),高4.8厘米,口径17.4厘米,底径9.1厘米。板沿,腹出筋,呈葵瓣形,浅腹,浅圈足,足根有对称三如意足。全器施冬青釉,釉色淡雅,滋润。圈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雍正时官窑瓷器在康熙官窑的基础上,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风,在器型上改变了康熙瓷器高大挺拔的风格,以秀美精巧的器型为主,器物线条比例协调,器型规整,结构合理,陈设与实用相结合,无论是对古代器物,还是对自然界的花果形状的模仿,都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在仿制中创造出新的品种、纹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彰显于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