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针对田野文物保护现状提建议
姚雯/漫画
文物是文明的载体,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较之博物馆内珍藏完好的文物,一些散落荒野的田野文物因缺乏看护,近年来频频被不法分子窃取或毁损。日前,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就审查了一起田野文物盗窃案,嫌疑人马大志被该院以涉嫌盗窃罪提起公诉。
5人结伙“绑”走大型石雕
2011年10月,常州警方接到报案称,常州市武进区横林镇一间祠堂外的盘陀石不见了。警方经过调查,很快锁定了以马大志为首的5人盗窃团伙。
2011年9月的一天,马大志与一个做石雕生意的朋友喝酒聊天时听说,一些丢在荒郊野岭、无人问津的石雕竟然身价不菲,在市场上也很抢手。一心想发大财的马大志一下子“茅塞顿开”,于是联络了4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商盗窃之策。
经过一番谋划,马大志一伙人开始行动。马大志亲自踩点,很快在泰兴市天星镇村头的一棵古银杏树下发现了一对石孔。四处打探之后,发现这对石孔无人看管,马大志便召集另外4人,待夜深人静之时,驾驶电动三轮摩托车,用准备好的绳索、撬杠等工具,合力把这对石孔“绑”走了。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马大志等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先后4次在宜兴市丁蜀镇、武进区横林镇等地的郊区荒野,盗窃古人石像、门墩石、盘陀石、石孔等,销赃得款共计6.68万元。
被盗石雕竟为三级文物
今年夏天,马大志等5人陆续被抓捕归案。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被盗窃的石雕,看似散落荒野、无人问津,经鉴定后竟然全部是受保护的国家三级保护文物。得知这一结果,马大志等人悔不当初。
据承办此案的检察官介绍,此案中的被窃文物是田野文物,属于文物的一种,多指分布于民间和荒僻地区的各种文物形式,如残破的古墓葬、古建筑遗迹,荒野石雕、碑刻等。不同于博物馆内的藏品,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对田野文物大都认识不清、界定不明,在数量上也难有明确统计,加之田野文物大多处于露天状态,难以集中,因此,对田野文物很难做到专业管理和维护,在摸排监管上也十分匮乏。
“近两年,那些散落在市井郊外、民间街头的田野文物频频被窃贼盯上,由于无人看管,被盗后经常无人发现也无人报案,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办案检察官表示。
看护田野文物难在哪儿
面对这些散见于各处,数量庞大而又形式多样的田野文物,想要进行统一有效的管护绝非易事。
据了解,2010年,国家文物局专门下发《关于加强田野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对田野文物的管理和保护。一些地方由于技防、人防措施有限,为最大限度防止文物被盗现象发生,会尽量将田野文物搬离所在位置,找地方集中存放保管,这一举措可谓煞费苦心。然而,从保护田野文物的角度而言,这些石刻雕像头首方位、底座摆放位置、规模大小以及雕刻线条的每一处细节都是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轻易挪移难免有破坏的危险。
针对田野文物保护的现状,办案检察官结合此案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对田野文物的重视程度,成立专门的保护小组,加强日常看护和管理;二是对盗窃或破坏田野文物的不法分子加大惩处力度;三是加强普法宣传,对此类案件公开审判,通过以案释法,让文保意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四是充分利用田野文物,深入挖掘其内含价值,以提升社会公众对田野文物的保护意识,激发社会力量保护田野文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