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在渝开幕

开幕式现场-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现场

 

  11月22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开幕式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长罗静,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任张洪斌,重庆市文物局局长幸军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会议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重庆市文物局主办,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会议以“新时期文物保护的理念、任务与方向”为主题,有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复旦大学等100余家国内文博单位的三百余名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围绕新时期文物保护理念、任务与方向的研究;文物保护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研究;可移动文物(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石窟寺等)的保护研究;文物保护工作的标准化及保护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近年来文物科技事业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六个方面的内容,共同在渝开展文物科技成果展示和学术成果交流。

 

  张洪斌、李化元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张洪斌介绍了重庆市按照国家文物局加快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科技创新的主题要求,大力推进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的相关情况,坚信在推动结构性改革,适应新需求,促进新技术、新产业、突破发展的新常态下,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工作必将拥有更大平台,更大作为。

 

  李化元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科协九大的会议精神,他指出,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为我国科技发展事业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重要的位置,重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同作用,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增加公共科技供给,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罗静代表国家文物局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对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和与会专家、学者为我国文物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国家在“十三五”开局阶段对文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在文物保护方面、利用方面、管理方面、研究方面不断加强创新工作;要加强创新规划的编制和重点专项的凝练工作;要加强跨部门、跨学科的协作,促进科技资源的配置。希望广大的文物科技工作者,在“十三五”期间为我国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华美乐章,为推动文物科技保护事业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并祝贺大会顺利召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