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拍不等于归国: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任重而道远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中国文物局成功叫停数件中国流失文物的拍卖。在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秋季拍卖会上的展品中,唐代释迦牟尼敦煌壁画以及手写唐经等,均为日本和尚大谷光瑞等人自中国劫掠。21日,中国向横滨国际致函,要求其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停止这一拍卖。随后,该拍卖行对这批文物撤拍。
作为拥有灿烂文明和跌宕历史的古国,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数量惊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藏有中国文物160余万件。再加上散落在私人藏家和机构手中的,总数约1000万件。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战争期间,西方各国对中国大肆抢掠,有些文物后来成为了著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例如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而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中国馆甚至直接被称作“另一个圆明园”。
此后,更多的外国探险家踏足政局动荡的中国,他们以极低的价格购买,甚至“免费”运走更多文物。天龙山石窟代表了盛唐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无法将其全部运走,就干脆将四十多个佛头凿下来,装箱运到日本。
这些行径给中国文物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中国一贯反对买卖非法流失文物,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福建“章公六全祖师”肉身佛像等文物拍卖、展出时,都做出了努力。这次日本的撤拍,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一立场正不断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但撤拍并不等于归国,文物追索任重道远。这需要国家与民间的配合,需要制度、资金与专业运作的统一,需要国际法律与外交手段的并重,而正如中国政法大学霍政欣教授所说:“这最终取决于整个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影响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