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良蔡侯纸博物馆 古法造纸造出首批“熊猫纸”

师傅们对大熊猫粪便进行分拣,保留竹子的纤维部分。 记者 黄亚平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师傅们对大熊猫粪便进行分拣,保留竹子的纤维部分。 记者 黄亚平摄

 

起良蔡侯纸博物馆负责人刘晓东手捧着试制成功的“熊猫纸”激动不已 记者 黄亚平 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起良蔡侯纸博物馆负责人刘晓东手捧着试制成功的“熊猫纸”激动不已 记者 黄亚平 摄

 

书法家在“熊猫纸”上挥毫泼墨 记者 黄亚平 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法家在“熊猫纸”上挥毫泼墨 记者 黄亚平 摄

 

        11月17日,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采用大熊猫的粪便,运用古法造纸工艺造出首批古色古香的“熊猫纸”。

 

        上午,位于周至县的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里,师傅们正忙着捞纸、晾纸,这次他们制作的可不是平时的汉麻纸,而是第一次采用大熊猫排泄的粪便造纸。上午10时许,首批“熊猫纸”制作成功,起良蔡侯纸博物馆负责人刘晓东手捧着一大沓“熊猫纸”激动地说:“ 熊猫纸 色泽自然素雅,纸质细腻柔韧,没有臭味,还泛着淡淡的竹子气味。”

 

        据刘晓东介绍,这次用大熊猫的粪便制纸也是一种尝试,过去起良村有的老人曾用过牛粪造纸,变废为宝。于是他也萌发用大熊猫的粪便制作纸张的想法,这两天,他和工人们将收集的大熊猫粪便,进行分拣,保留竹子的纤维部分,然后经过淘洗、蒸煮、打浆,再加入猕猴桃树藤蔓汁,以及一些楮树皮浆,采用古法造纸技艺制作“熊猫纸”。青年书法家钟镝在“熊猫纸”上书写后赞叹道:“行笔很舒服,很有新奇感,还能带来创作的灵感。”

 

        据了解,起良造纸制作技艺,传承古人蔡伦的造纸工艺,原生态的手工造纸的过程,堪称古法造纸的“活化石”,已被列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起良蔡侯纸博物馆也被定为陕西省第一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活动实践基地。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