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证:史前格陵兰人把鲸鱼端上餐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约4000年前,弓头鲸和其他大型动物,比如驯鹿和海象等对格陵兰人的生存非常重要。

  一项研究发现,鲸和其他大型哺乳动物在史前格陵兰的饮食中扮演的角色比人们先前认为的更加重要。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在过去4500年间,人类曾多次迁徙到格陵兰,人们对格陵兰文化的了解主要来自对保存下来的化石记录的传统考古学分析。通过分析从古代沉积物中提取出的DNA,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Frederik Seersholm及同事发现了化石记录中的空白:这些古代沉积物最早来自公元前2000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鲸骨在这些沉积物里找到的化石中较为罕见,但DNA证据表明,在约4000年前,弓头鲸和其他大型动物,比如驯鹿和海象等对格陵兰人的生存非常重要。作者提出,考察现场缺少鲸骨或许表明鲸肉、鲸皮和鲸脂来自从其他地方找到或猎来的鲸骸。

  此前,人们认为率先大规模利用和捕猎鲸的是在公元1200—1400年迁徙到格陵兰的图勒文化,这主要是由于缺少有关适合捕鲸武器的考古证据。但研究表明,对鲸这种充足的海洋资源的利用似乎十分常见,且在早期文化中可能就已经出现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