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年警署变文物酒店

大澳文物酒店外景-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澳文物酒店外景

 

酒店内的天台餐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酒店内的天台餐厅

 

  香港有句俗语:生不入官门,死不入地狱,官门就是指警署。因为以往,在警署过夜的都是囚犯。不过现在,将警署、文物和酒店三重“身份”集于一身的香港旧大澳警署,却变身为当地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游人纷至沓来。

 

  旧大澳警署是新界区内一所最早期的警署建筑,位于香港西端的大澳渔村,于1902年落成。以往,它主要负责保障大澳的治安,并以舢舨在区内巡逻,确保所有进出大澳的货物已向海关申报。上世纪50年代初,驻守旧大澳警署的警察有14名。至1996年,由于小渔村治安良好,大澳警署改为巡逻警岗,大部分警员被调配到龙田村报案中心,而旧大澳警署也最终在1996年12月关闭。

 

  几年前,由香港发展局主导,斥资6600多万港元,将见证百余年历史变迁的旧大澳警署改造成怀旧、浪漫的大澳文物酒店。为了保留警署特色,酒店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铁窗、原木地板、囚室铁门、火炉、水池、炮台等设备,还妥善保留了大炮、搜索射灯、守护塔、储物室及泥封已久的地堡等特色,整体展现着19世纪晚期的古典建筑色彩。

 

  为抵御海盗,旧警署外共有3个旧炮台和一支探射灯。昔日海盗肆虐时,警署关起铁窗抵挡子弹,如今部分铁窗上仍有旧时枪弹痕迹。

 

  进入前台的房间,便置身于报案室,抬眼可见左右两间有铁门的拘留室。酒店的9间可入住房间由警署办公室和宿舍改建,“海狮”是前警局局长睡房,“海虎”则是酒店景观最佳的房间,透过窗户可将大澳自然海景尽收眼底。餐厅平台一隅本是旧警署的看守塔,现在成为情侣用餐的好地方。

 

  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大澳文物项目负责人黄宝儿称,改建旧警署的目的是向社会推广文物历史建筑的保育与欣赏价值,协助带动大澳经济及旅游的持续发展,并为大澳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回流就业。

 

  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香港渔村大澳,水面上立着一排排古老的棚屋,烘托出独特的渔乡风情。但近年来,大澳渔业日渐式微,村民单靠捕鱼难以维持生计,转而从事海产加工,大多数人成年后都离开大澳工作或求学。

 

  2012年开业以来,大澳文物酒店以非牟利社会企业形式经营,所有盈余均投放在文物保育、维修及支持大澳社区经济与旅游发展上。黄宝儿称,今后还将搜集大澳区内长者的亲身经历和回忆,然后把所得的口述历史写成剧本,“活化”历史,打出名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