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提前进影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将于12月12日开幕。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111个国家和地区共4059部/集纪录片参评、参展,刷新亚洲地区纪录片节纪录。作为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展映品牌——2016“金红棉”影展的开幕影片也已经确定,深受关注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将于11月28日登陆中山纪念堂,比全国公映时间还早了半个月。

  20部纪录片进驻院线

  去年,广州纪录片节首次纪录片上院线,“金红棉”影展在电影院放映了《第四公民》《棉花》等8部享誉国际的纪录片,热门影片开票当天全部售空。今年,广州纪录片节将继续深化和优化,致力于展示国内外优质的纪录片,打造家门口的“纪录片观影盛宴”。

  “金红棉”开幕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今年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时长105分钟,着重描绘了两代文物修复师间彼此尊敬的感情,其并非原本剧集的缩减版,不仅有新拍的镜头,还有此前未能出现在剧集版中的镜头。电影的整体气质、节奏、剪辑和配乐均有不同,且影片去掉所有旁白,完全用师傅的同期声呈现。

  影展期间,市民可以在广州多家电影院看到展映的20部纪录片,包括获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提名的《蓬勃的生活》、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的《最后的自由时光》等世界级好片。

  方案预售推动成交量

  方案预售是广州纪录片节市场活动的特色“名片”,13年来,逾100个纪录片提案通过广州纪录片节赢得国际联合制作融资或引荐机会。广州纪录片节还建立纪录片商店,搭建了全面的国际内容引进和中国地区版权发行体系,合作发行商已超百家,交易额逾400万元。今年,“开幕式暨主论坛权威发布”将作为2016广州纪录片节的首轮重磅活动,让掌握当今纪录片产业政策的政府部分相关人士,全球范围内的纪录片行业领军人物,制播领域的杰出代表在论坛上进行“头脑风暴”,交流和探讨全球视野下的国际纪录片前景与趋势。

  “国际合拍”成行业新趋势

  今年的2016广州纪录片节还有个特别的环节——“中国故事”国际合拍提案大会,所谓合拍作品,一方必须有国际资金和国际播出渠道,另一方须有国内资金和国内播出渠道,可以是两个合作体,亦可是多个合作体,并各自享有需要的国际和国内版权,“中国故事”合拍作品将最大限度满足海外观众的语言思维习惯的特点,让其了解中国的内容。

  今年还设有10多个论坛活动,不仅盘点年度产业动向,展望下一年度产业趋势和内容规划,使行业从业者能够切实掌握产业脉搏。比如“全球纪实产业高峰论坛”,由全球纪实内容播出平台决策人、知名纪实内容制作人、奥斯卡、艾美、圣丹斯获奖作品导演、各大国际节展决策人共同参与。此外,还有其他不同的讨论议题,如:探讨国际市场与中国合作的传统与新兴合作模式、纪录片与新媒体发展趋势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