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民俗博物馆重新开放迎首批游客 传承民俗文化

安阳民俗博物馆重新开放迎首批游客 传承民俗文化

 

        11月8日,安阳民俗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昨日下午,焕然一新的民俗博物馆迎来了南关小学的百余名师生前来参观。记者: 王小彤  摄

 

        经过两个月对古建筑群的维修,11月8日,安阳民俗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11月9日下午,焕然一新的民俗博物馆迎来了整修后的首批游客。

 

        “安阳民俗博物馆的前身是彰德府城隍庙,是安阳市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历史悠久。1984年落架大修后于1989年对外开放,历经20多年的风雨侵袭,古建筑门窗等油漆部分脱落严重,已影响古建筑本体安全。”安阳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李静介绍。为更好地保护该古建筑群,9月3日,安阳民俗博物馆开始闭馆对古建筑群进行了油漆维修,并于11月8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

 

        重新开馆的第二天,民俗博物馆就迎来了南关小学的百余名师生前来参观。当日下午,同学们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尽情领略了这座极富民俗特色和历史文化的明清建筑的风情,感受古典建筑所承载的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参观了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穿越感的民俗文化展览。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民俗文化,看了剪纸、麦秆画、吉祥鼓和面人等民间艺人的现场展演,我深深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一名前来参观的小学生说。通过这次参观,她不但对家乡的手工艺品有了更多的了解,还对民俗博物馆内开设的说书、古琴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此次参观,孩子们看到、听到了很多家乡动态、静态的民俗文化,并逐渐将民俗文化传承理解得更加透彻。这一生动的形式我觉得非常好,民俗文化教育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一位家长说,让民俗文化渗透进孩子的生活,这样的教育形式更活泼,效果也更好。

 

        据了解,重新开放后的民俗博物馆不仅外观更加的整洁亮丽,基础设施也整体升级,实现了wifi全覆盖,并增设了自助语音导览系统。目前,、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城隍文化展、“票”证岁月——馆藏票据文物陈列展、安阳民俗摄影展、内黄农民画精品展正在展出中。

 

        “安阳民俗博物馆是民俗传承的重要‘阵地’,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东西正在展出,欢迎各位市民前来参观。”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