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环境考古大会在广东省博物馆闭幕

第六届中国环境考古大会-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六届中国环境考古大会

 

  第六届环境考古学大会的各项议程,已经圆满结束,来自全国55个单位的考古、历史、地理、地质、生物等多学科的120余名专家学者,会集广州、齐聚一堂。这是一次人数众多、科研成果丰富、学科交叉深入的环境考古学盛会。

 

  两天来共有15个大会报告、36个分会报告进行了汇报和交流。特别感动的是,在开幕式上,我们能够聆听到德高望重的严文明先生、对我国环境考古学的支持、希望和教诲;

 

  特别欣慰的是,长期以来奠基我国环境考古学发展基础的老一辈科学家,夏正楷先生、孔昭宸先生等,一直活跃在环境考古的第一线,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等;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任郭正堂院士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演化和适应研究”的报告,从人类演化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为环境考古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会议代表中,青年学者数量众多,他们传承着我国环境考古学的未来。

 

  会议期间,大家也以不同的方式,为不久前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的创始人、周昆叔先生的不幸去世,表示沉痛悼念、深切缅怀!

 

  这次会议展示了四年来我国环境考古研究的重要进展和成果,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方面:

 

  1) 重要材料-遗址的新发现:

 

  会议报告的神木石峁遗址、三水银洲贝丘遗址、东北桃山遗址、宜兴骆驼墩遗址、特别是陕西蓝田公王岭直立人头骨的年代与地层新发现等,通过系统的年代学、考古地层学、古环境分析和史前人类活动信息的提取,为我国环境考古学的发展、积累了更多的新证据和新认识。这种围绕考古发掘或考古学发展所开展的基础研究工作,在今后许多年将依然是环境考古取得重要进展的研究内容。

 

  2) 灾害事件的探索和讨论:

 

  气候环境事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在本次会议中特别突出,例如:黄河上游积石峡古堰塞湖的生命过程、年代研究及其与喇家遗址的关系;青海马厂塬遗址古地震与暴雨泥流事件,公元前 2560 年特大风暴及海泛事件与良渚文明衰落等,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定年手段的改善和多学科的深入合作,与人类社会关系更密切的事件性研究、有希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3) 多方法-多手段的应用:

 

  几年前还被看做是新方法、新手段的DEM遗址域定量算法、云数据采集与建模方法 、遥感与GIS技术、同位素分析、以及淀粉粒、植硅体等微体化石分析方法,已经逐渐成为环境考古研究的常规工具,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的角度,重建了古代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背景,包括农业起源发展、食物传播、盐业考古、古城的兴衰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知识。

 

  4) 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

 

  人地关系研究是环境考古的核心目标之一,从时间上,本次会议更多地集中在从新石器时期到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从空间上,突出的成果主要分布在几个大河流域:长江、淮河、黄河、西辽河流域,和几个大的平原和山区:江汉平原、澧阳平原、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特别是有关“丝绸之路”、“广东区域地理环境与先秦文化遗存”、“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报告,从环境变化的角度、从人类技术进步的角度,诠释了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的关系。

 

  两天来丰富多彩的报告,我们听到许多有新意和内涵的名词和理念,象“五千年以来的中国通史地层”的概念,“人为-生物源元素”,“花粉产量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概念,在这样的理念和情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展示出高精度的龙山时期的全国土地分布图,或盛唐时期的全国植被分布图。

 

  一个学科的发展壮大,一般都要经历研究材料、方法、分类、过程、机制、趋势,等,不同层次的研究问题和研究阶段,应该说我国欣欣向荣的环境考古研究,目前仍然处在材料的积累、方法的革新、和过程的探索阶段。我们依然无法回答诸如:4千年前后,良渚文化为什么突然衰退?中原文化为什么蓬勃兴起? 无法回答,古往今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在人类和农业的起源、迁移、演化,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具体贡献?

 

  近10多年以来,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的主旋律已经发生了转变,“探索机理”成了主线,聚集多学科智慧,跨越不同时间、空间尺度的新型成果纷纷呈现。从这个理念出发,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决定,对原下属的15个专业委员会作出调整,合并原来的全新世专业委员会、古人类专业委员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组成新的“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

 

  虽然专业委员会做了调整,我们依然会把下一届会议延续成“中国第七届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大会”。把环境考古发扬光大,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把人类文明发展,放在全球地球系统变化的因果关系之中,把中华文明发展,放在全球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展示中国科学家在环境考古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和新证据。

 

  在过去的三十年,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在学界的广泛影响,引领了中国环境考古的发展,莫多闻先生在担任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期间,为学会付出了辛苦劳动,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此向莫多闻先生以及上届专业委员会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大会在我国温暖、美丽的羊城召开,得到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领导和同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无论是会前还是会议期间,他们都花费了大量精力、物力,并对每一个细节给予了精心的安排,为大会的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在此,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会议组委会各位老师和同学的辛勤付出!

 

  希望这次广州之行和羊城风光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也愿借此机会,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