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藏机构入藏需谨慎

资料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

  近年来,关于假文物的话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些公藏单位的展品真伪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文物捐赠和展出本是件好事,奉献自己所藏,让更多人见识和欣赏实属善举。然而,这些行为之所以引起网友“拍砖”,问题则出在公藏机构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上,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藏品,应该在决定入藏或展览之前对其有严格的专业把控,而不是仓促行事,漏洞百出。

  与个人收藏的随意性不同,公藏机构应该有严谨的程序、科学的规范。作为藏品的拥有方、管理者,收藏单位不仅要对藏品负起长久的责任,还要对社会公众教育以及历史传承承担责任。因此,公藏机构一定要具备相应的鉴赏眼光,首先要判断捐赠和展出藏品的真伪以及艺术价值,此外也需考虑藏品与本机构的定位是否相符。如果忽略了收藏的实质,那么这种捐赠和展出必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专业的推敲。

  不可否认,如今文物造假的技术已经相当高超。一些收藏家更是四处伸手寻宝,以图一夜暴富或扬名立万。其中,有人因缺乏专业知识而盲信他人,将赝品当作古董。还有一些人,明知是赝品,却大肆宣扬、极力包装,企图混水摸鱼,最终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可如果捐赠藏品存在问题,那么不管初衷多么美好,最终都会被大众鄙夷。因此,公藏机构应该本着对民众负责、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展览和收藏。此事重大,随意不得。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