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故宫博物馆馆藏古玉亮相贵阳

图为展会展出玉器。 赵楚 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展会展出玉器。 赵楚 摄

 

  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为主题的中国古玉暨当代大师臻品文化展于10月28至30日在贵阳举行,展览为期共三天。这次展出的350件玉器中,150件为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古代玉器精品,200件为当代玉雕大师作品,这让贵阳市市民在家门口便可逛北京故宫博物馆。

 

  中华民族爱玉敬玉崇玉的历史悠久,从上古先民直至近代,人们对玉均情有独钟,中国在各个时期都遗存有一批极富时代特征及历史研究价值的代表性器物,但却没有一种能像玉器那样经久不衰,长期受到民众如此的宠爱,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当被问及古玉界定的时期时,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侯彦说,汉代到清代之间称为古玉,而从汉代往前推为高古玉。每个年代的特征也不同,文化时期主要以礼器为主,商以后出现大量摆件,到明清就进入民俗化、生活化。此次展会展出的玉器既有古玉,又有高古玉。

 

  侯彦成还告诉记者,此次展会展出的玉器有一部分还在国外展出过。在十几位藏家的展品中,有些展品是从海外回流的,“中国人很喜欢和田玉,所以从海外回流的时候也多是收购和田玉加工的器物。”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古玉委员会副会长杨华向记者介绍,他身边的玉蜀山祭祀图边璋和玉牙璋也都曾在北京恭王府展出。

 

  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杨梦龙表示,贵州省是全国拥有非物遗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最多的省份之一,贵州文化创意产业也正在勃兴,多彩贵州品牌已渐成气候。而这次活动为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搭建了具有前沿资讯引领的良好平台,也对贵州文化创意产业有所辅益。

 

  当天下午举行了文创兴城·文创大师论坛,一批大师、专家、学者们为贵州的文创之路进行演讲和交流,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以故宫博物院文创工作为例,畅谈文物馆藏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贵阳市民罗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因为平时就对玉器非常关注,这次可以在家门口便可观赏到专程从北京带过来的玉器,终于可以一饱眼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