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兰渚山下有个默默无闻的“文化遗址”
兰亭镇兰渚山村有村民反映,该村兰渚山脚下的上灰灶自然村,有一处散落的“文化遗址”,一直来默默无闻,不少石具散失,有的则埋在土中。
记者在现场发现,那里有高大的石人和石柱等物件,有村民认为这里极有可能是古代重量级人物的陵墓。
昨日上午,记者找到兰渚山村村委,向村干部说明了来访缘由。村党支部书记谢雅萍、村委主任茹中华十分重视,带着记者到现场采访。
村民所指的位置位于兰渚山脉处于上灰灶自然村一个叫做绣球山的地方,山上茂林修竹环抱。谢雅萍陪同记者来到69岁村民茹炳生家,通过他家的后门,就来到了山脚下村民所说的位置。
记者现场看到,这里到处是竹子,不但连接兰亭景区,而且距印山越国王陵仅有约3公里的路程。在老茹的指点下,记者看到,与山坡相距7米多的地方,各有两个巨大的石人以作揖状“站立”着。石人高有2米多,埋入地下部分估计也有1米多。在石人旁边,有一根石柱被半埋在土中横卧在地上。记者请老茹拿来锄头,将上面部分覆盖的泥土一点点挖掉,露出了图案,这根石柱上的图案看似中华烟上面的那根柱子。
老茹告诉记者,这座山原来称作绣球山,后面还有一座狮子山,传说是狮子戏绣球。而我们所在的地方,这里原来有四进,当时有很多台阶,除了有石人外,原来还有石虎、石马、石羊、石乌龟,1956年,那时候村里造路和桥,到这里来取石材,将台阶上的石头全部取走了,而当时抬走这里石头的时候,发现很多的眼镜蛇,说明这里地气热,风水好。而且这里的泥土全是黄泥,跟下面村里的黑土形成明显的反差。
老茹还告诉记者,以前听长辈说,这里葬着一位御史大夫,墓前的人物也都有故事,如那个半个头被劈去的石人,传说是曾经有一次去偷情,结果被雷公劈去了半个头,村那边所以还有一个“天打殿”。当时流传较多的是“乌龟吃黄桃”和“石人偷婆婆”的故事。
老茹说,墓地的前面,还有一眼古井,那里的井水长期不会干涸,1969年大旱,这古井里的水也一直没干。记者在现场看到,井里水深也清冽。
据当地人分析,这个墓道宽有7米多,石人有2.5米以上的高度,又以作揖状分列在两旁,因此,墓主肯定是有较高身份。而从石人的胡须形状来看,像是先秦时的模样,而且从当时的条件来讲,只能用竹排运送物品进来,要把这么大的石人运来没有大工程的话,是很难做到的,这样造坟需要几十年。而且山上的土都是很干净的黄土,似乎泥土全是搬运来的。因此,墓主身份可能有相当高的级别。至于说墓被盗,很可能被盗的坟是坟上坟,真正的坟可能埋在很深的地方。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茹春风。茹春风说,他原来并不是这个村里的人,他们家原来在兰亭镇桃园村,因此,他只在后来听说过那里的墓后来被盗的事。而老人说,他住的那个村里的逍遥溇,有个很大的台门,那里也曾出过一名状元,台门口原来有一块“乾隆四十九年第一名状元进士”的匾,听说那个状元一直做到兵部尚书,他的墓在清道光年间修葺过,墓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人埋入地下。发现后,放在了兰亭景区。这名状元距今约有200多年,状元的父亲叫端和,他家原来有一本草本的家谱。
兰渚山村党支部书记谢雅萍等与记者交流时表示,他们村里有这样的愿望,想借这个地方,挖掘包括另一处“皇游荡”的出处和典故的文化旅游资源,与现在的明星书苑里的佛文化等连成一线,做好文化旅游的文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