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梅瓶”漂洋过海回故乡 入藏国家南海博物馆

明万历枣皮红地青花缠枝莲梅瓶-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前,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拍卖会举办。在拍卖会上,一件“明万历枣皮红地青花缠枝莲梅瓶”由海南中视集团董事长刘文军拍得,并作为首批馆藏珍品,入藏国家南海博物馆。据悉,这个“梅瓶”具有400年历史,曾漂洋过海,辗转地藏于豪门巨室,并于上个世纪由JP摩根家族捐赠,入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据了解,本次拍卖会于9月中旬在美国举办。拍卖会上,共有501件中国瓷器。瓷器均是大都会博物馆的馆藏精品,藏品的大部分是来自19至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古董家、慈善家的捐赠,囊括了从高古到明清各时期的陶瓷作品。由刘文军拍得的梅瓶,赫然在列。现场,经过十几轮的竞价,梅瓶终于被刘文军收入囊中。在完成了一系列交割手续之后,这件在海外漂泊了四百多年的梅瓶回到故乡中国,将成为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馆藏珍品。

 

        据介绍,梅瓶是以古时插放梅花而得名,细口,丰肩,圆弧腹,撇足。万历年间此类器型较为流行,且多为赏赐日本贵族所用。若图以色底则为贵族皇室御用。以枣皮红地为最高级别,黄地次之。此类红地青花数百年来多为日本人收藏,中国以及世界博物馆较为少见。

 

        作为一位喜爱收藏的商人,刘文军为何会将拍得的珍品捐赠给国家南海博物馆?据悉,作为一名文化企业的掌门人,刘文军十分关注南海博物馆的建设,并始终希望能够为这个国家级公益性文化设施尽一份力。今年9月,省文体厅厅长丁晖向刘文军透露,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准备拍卖一批馆藏中国瓷器,值得关注。这个信息引起刘文军的极大兴趣,热爱收藏的他开始着手进行相关准备。

 

        在刘文军看来,中国号称瓷之国,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将一件珍品瓷器从美国的博物馆买回,捐赠给国家南海博物馆,“让中国瓷器回家”,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而梅瓶顺利回国,并入藏国家南海博物馆,也圆了刘文军为国家级文化设施尽一份力的梦。对此,他表示:“做文化有时候就是讲情怀,和金钱关系不大。”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