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也将有自己的“宽窄巷子”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上午,记者从三峡博物馆获悉,渝中区大礼堂背后的马鞍山片区,将被打造成一个“有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片区,这里不仅将有大量重庆特色的小吃,还将出现大量重庆本土文创产品,成为山城版的“宽窄巷子”。

 

  耍完博物馆、大礼堂 再逛马鞍山

 

  三峡博物馆结合重庆市关于城市建设规划纲要,已经和重庆人民大礼堂等联手合作,致力于打造“大礼堂-三峡博物馆-马鞍山”片区。

 

  重庆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说,未来市民这一片区的耍法,是在三峡博物馆和重庆大礼堂参观后,再到马鞍山片区进行旅游休闲。而三峡博物馆介入到马鞍山片区的旅游休闲提档升级,也是通过三峡博物馆讲博物馆资源的科学管理,形成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把博物馆所拥有的优秀文化分享给公众一种新尝试。

 

  6栋马鞍山名人故居将得到保护

 

  即将出现大量文创产品的马鞍山片区,集中了大量历史名人故居,集合“抗战、统战、党建”资源于一身。沈钧儒、邹韬奋、茅盾、王炳南夫妇、李公朴、史良等曾定居于马鞍山;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也曾驻扎在此。

 

  根据渝中区文管所资料显示,整个马鞍山片区有6栋民国时期的老建筑被纳入到文物保护计划中,分别是马鞍山18号、28号、30号、31号、63号。它们的年龄都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80余年历史。

 

  目前,这里的文物建筑都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从今年开始到明年,这些文物都将逐步进行修缮,文物部门正在加紧制定修复方案。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