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弘治紫地三彩刻花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罐高15.3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9.3厘米;纹饰经堆泥、剔地、刻画制成,入窑高温素烧后,再于涩胎上施彩釉,经低温焙烧成器。刻工细腻有层次感,色彩幽深,花纹典雅。紫釉施釉不匀,色泽有较大反差,部分滋润光亮,部分枯涩失光。腹体彩绘的白玉兰、并蒂莲及胫部变体莲瓣纹,均属成弘时期的惯用纹样。

 

  局部的绿彩上附有闪银光的沉积物,系釉彩长期受潮而形成的一层薄薄的云母结晶体,为汉至明代低温铅釉上的多见现象。云母结晶体的存在,可以用来作古代铅釉鉴别的肯定依据,但不能用作否定依据。因为,在保存环境十分良好的状况下,不出现云母结晶体亦是极为正常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