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陈家阁古建筑被强拆 施工方称不小心弄塌

  “陈家阁”已经损毁灭失整个院落仅剩下几间老建筑和一些古柏,不料这些仅存的老建筑又突遭横祸,最近也被人损坏扒塌了。幸亏村民及时报警才保留下一些残垣断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施工方称不小心弄塌了

 

  19日上午,生活日报记者赶到位于济南遥墙机场附近的大陈家村,找到了“陈家阁”所在地。

 

  这是一个很大的院落,大门紧闭,围墙高耸,透过门缝还能看到残存的“陈家阁”建筑的部分房顶。

 

  由于负责看护大门的村民没有钥匙,记者辗转爬到围墙上,才一览里面的场景。

 

  可以远远看到,一处比较宽大的老建筑已经坍塌殆尽,木头大梁和梁架七零八落,好像飓风刚刚袭扰过的景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昨天里面的人扒塌的屋子,有村民看不下去才报的警。我们这个村没有杂姓都是姓陈,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仅存的念想,不能再让人随便损坏了。”一位六七十岁的村民说,这个院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圈起来的,当成了粮所,因负责人不在,后来粮所经营不行了,被租给了一户村民使用,扒房子的就是这个租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村民报警后,昨天我们和辖区民警一起赶到现场时,古建筑的大梁已经落架,墙壁已经倒塌,便立即下达了停工通知,并责令施工方保护现场。”18日下午,历城区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初步调查,该处古建筑所在的院落原为一处粮所,至于是不是现在被人租用还不清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施工人员辩称,他们是为了平整地面,不小心“弄”塌了古建筑的墙壁,并不是故意拆除古建筑。到底真相如何,他们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但村民对施工人员“不是故意”的说法并不认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位村民说,该建筑是按照古法而建,屋内四梁八柱,设计得很是精巧结实,就是墙倒了,只要梁柱完好,房架也不会倒。所以,要说是房子自己倒塌的,不太可能。另一位村民说,去年,古建筑旁边还有仅存的古柏树,也被人偷偷砍掉了。

 

  文物部门将展开调查

 

  记者了解到,该处残存的“陈家阁”古建筑为历城区登记保护单位。

 

  而根据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之第二章不可移动文物第八条规定,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公布,参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管理。

 

  对此,历城区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说,该建筑始建年代不详,最近的重修时间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由于“陈家阁”早已损毁,列入登记保护的就是残存的附属建筑,他们将在调查清楚相关问题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村民记忆:小时候常到古建筑里穿梭玩耍

 

  据70岁的村民陈京伦回忆,他记得陈家阁是四层建筑,底下的一层很宽大,上面三层比较窄。

 

  在他8岁的时候,这片地方变成了村里的小学,他在这里上小学,经常到古建筑里穿梭玩耍。

 

  那时,这里除了壮观的陈家阁,还有一个正殿,还有东西廊房等建筑,屋外有许多几百年树龄的松柏,屋内有许多佛像和关公像,塑像栩栩如生,在他幼儿时代留下了深刻记忆。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被日本鬼子占据,有一个日军的小队曾在此驻扎。

 

  几年前,有个当年在这里驻扎过的日本兵还专门来过我们村,就是想看看古老又精美的‘陈家阁’,没想到,他几十年没有忘记的‘陈家阁’已经拆了,这个日本老兵很失望地走了。”陈京伦说,他听老一辈族人说过,陈家阁始建于唐代末期,很有历史了,希望上级能帮助维修保护好现存的老建筑。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