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新出土一级文物4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6年是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收官之年,我市按时间节点进行着普查的各项相关后续工作。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我市新增文物674件。经省普办协调和省文物局批准,我市普查办于2016年6月15日、16日聘请河北省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对新增近现代文物进行藏品等级鉴定;7月13日、14日聘请河北省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对新增陶瓷器、石造像进行了藏品等级鉴定。9月2日,藏品等级证书正式下发。经过专家认真而权威性的甄别,最终确定衡水市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共新增等级文物93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19件,三级文物70件。同时,我市建立可移动文物编码系统及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编码系统、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和编制可移动文物普查档案、普查工作报告等相关后续工作都在有序开展当中。

 

  此次藏品等级鉴定是衡水市继2008年以来进行的最大范围鉴定活动,涉及4个县、区和6家国有收藏单位。不仅增加了等级文物的数量、促进了馆藏等级文物的优化与丰富,也为今后藏品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关于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也是继2008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以来的又一次国情国力调查,对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影响深远。

 

  以这次普查为契机,我市从以前对馆藏珍贵文物的注意力逐步扩展到一般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上来,也使这次普中查各色门类、材质、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藏品脱颖而出,为今后藏品的保护和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市文物保护工作以此次普查为引导,加强了国有文物监管的要求,在普查过程中,普查员们利用网络、书籍和专家问询的方法,通过初步修复、防潮保护等多种手段,对各自管理的藏品材质及特点等多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将来的藏品保管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练兵,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物认定、文物保管和文物信息化的专业队伍提供了保障。

 

  这次普查工作全面摸清了我市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对于加强文物资源调查、保护与利用,为衡水市博物馆筹建工作和地方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有益补充,更好地发挥了文物信息的价值和作用,促进我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有效、更广泛、更深入地惠及了人民大众。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