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保护力度,给后人留下文化遗产

  15日上午,由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承办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界别协商会在长沙召开,省政协副主席张大方、欧阳斌出席。

  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张智军作了关于加强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调研报告。省政协委员张勇、刘清君、谭大双、向志强、尹向东、胡奉湘先后发言,省政协委员刘春、许久文作书面发言。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负责同志分别作回应发言。

  张勇委员对因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中心区改造而损坏的老街区感到十分痛心。他先后列举了国内外老街区保护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定期举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听证联席会,邀请专家学者与热心市民参加等建议。

  “如果城市是部动态的史诗,那么历史文化街区就是特色鲜明的故事。”刘清君委员认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坚持公益性,确保制定规划的科学性、实施规划的稳定性;保护规划要处理好与人、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与整体规划的关系,处理好历史街区的纪念性与市民性的关系。

  “我省境内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前人留下来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延续与传承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张大方要求,要高度重视我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要加强多方合作,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合力;要坚持创新,不断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新方法。

  “湖南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省,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方面不能落后。”欧阳斌说,今天的协商会有价值,有层次,也很实在。在对老旧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历史背景,合理制定方案,不能做规划性破坏、破坏性改造。要加大保护的力度,给后人留下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