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成立
2016-10-17 13:27:48 作者:秦毅 来源:中国文化报 已浏览次
“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的成立,对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尤其对民营博物馆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甘肃敦煌阳关博物馆馆长纪永元如是说。日前,在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西安大唐西市,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宣告成立,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随即召开,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多个国家的59家博物馆(国内41家,国外18家)的馆长,文博系统各级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文化促进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以及全国民办博物馆协作体的百余位嘉宾出席会议,共话合作与发展。
合作之中促进民办馆发展
我国民办博物馆发展起步较晚,水平参差不齐,但发展势头比较强劲。现已基本形成了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类别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中国博物馆体系。 “建馆容易,运营难。”作为一家民办博物馆,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馆长宣繁秋十分注重与其他博物馆的合作。“我们要像小学生一样不断学习,需要利用自身的运营制度、灵活性、决策果断、个性化服务等优势,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他表示。
“纵观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文明史,唯有开放包容、互鉴互学、互利互惠,才能促进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领域与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共赢。”纪永元表示,民办博物馆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全身心投入到联盟组织中去,促进各成员馆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等多领域的合作。
“国家文物局支持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的各成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在联盟成立仪式上表示,如今,中国的博物馆界自发成立了众多各类别的、多省市之间的博物馆联系机制和合作平台,这对于推动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之间开展互助合作、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搭平台促文明互鉴、产业发展
“如今的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并展示文物或文化产品这么简单了,愈发需要与现代技术进行结合,在社会经济和当地文化的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博物馆不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创新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荣誉主席汉斯·道维勒表示,友好联盟中的一些成员也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成员,这对于带动更多博物馆共享交流与合作成果大有裨益。博物馆需要在合作之中激发自身的创造性。
“当今新的国际形势需要我们对文物的保存以及精神价值的传承做出一系列特殊的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荣誉主席亚历山大·奥奇洛娃认为,要通过国际间的广泛合作找到各个地区富有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文化遗产,并通过巡展向世人传承这笔财富。“我们认识到丝路框架内的博物馆合作会进一步丰富各国博物馆的业务内容。”俄罗斯民族志博物馆馆长伊莲娜·葛拉斯明科认为,丝路沿线博物馆的合作发展与文化交流、旅游发展、经贸合作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此,该馆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相关发展纲要。
“自21世纪以来,各国的博物馆都面临产业化转型的任务。”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馆长依布拉葛莫夫·佐法拉舒表示,博物馆要致力于把文物展示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把博物馆视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好博物馆的工具、手段作用,让文化传承与当代人的需求紧密契合。
联盟让馆际合作从点到面
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在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的倡议下,由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等共同发起,并由数十家国内外博物馆积极响应,自愿组成联谊性、非营利性、国际性的社会团体。联盟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文化交流,推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友好和平、繁荣昌盛”为宗旨,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文物资源整合、展览活动策划、科研项目协作、社会教育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务实合作,从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博物馆的共同发展。
“陕西省文物局全力支持并充分肯定大唐西市等博物馆,利用民间实体的积累,调动各方面的资源,让文物活起来的各种尝试。”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表示,作为人类文明的实证,文化遗产成为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通的见证。希望友好联盟能广泛带动文化、科研、教育、经贸等社会各界的合作。
“大唐西市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不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主席、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表示,友好联盟未来的发展愿景可以归结为两条:一是讲好丝绸之路的故事,在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之间开通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搭建共同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平台,架起文化繁荣与商贸兴旺的桥梁;二是传承丝绸之路的精神,把不同文化文明之间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种子,播撒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少年儿童的心中,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