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中的历史遗迹,谁来拯救
2016-10-12 15:17:39 来源:中国文物网-朔州 已浏览次
2016年10月3日晚,耸立塞外星空下数百年的广武长城“月亮门”不敌风雨侵蚀轰然坍塌,令人扼腕叹息,同时引起广大摄友与社会各界以及媒体的关注。
“月亮门”被当地众多摄友称为广武长城最美标志,原本是一座敌楼的残部,由于大自然风霜雨雪的侵蚀,这座敌楼只剩下一个拱形体,与周围的长城墙体一起构成了广武长城标志性的景观。它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境内,明洪武七年(1374年)建,万历三年(1575年)重建,东临雁门关,西瞰宁武旧城,南通五台胜境,北达云冈石窟,是现存包砖最完整的明长城之一,也是最具原汁原味的古长城。这段长城共有20座敌楼,保存较为完好的有5座,敌楼骑墙而建,与险要的地势互相衬托,更显壁垒森严。其中白草口附近踞齿型长城,为国内罕见。摩天岭是欣赏这段长城全貌的最佳位置,极目远眺,延绵起伏的长城犹如一条游弋的巨龙,盘踞在崇山峻岭之巅。
位于北京京郊的八达岭、山海关等地的长城虽然雄伟壮丽,但已不是原状。只有广武明长城未经过人工修复,却保持了历史原貌,北京曾把这段长城作为修复京郊长城的依据,堪称全国独一无二。
当地市、县文物主管部门在“月亮门”坍塌后,对现场采取了一系列应急保护措施,防止自然灾害的进一步摧毁。同时,县政府还邀请省市以及更高级别的专家现场会审,提出了抢救和修复方案。
近年来,虽然对明长城有过一定的维修,但效果并不明显。据当地学者表示,对长城的破坏主要来自于长期风雨侵蚀,造成长城自然损毁;多年来沿边村民耕地建房直接从长城扒砖取土,道路截断穿行墙体;旅游开发和破坏性修复很多关口原始风貌消失,多地的矿山、采石场私挖滥采,对长城和当地生态更是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此次广武长城“月亮门”坍塌事件,实属在为世人敲响警钟。而令人值得深思的是,既是中国百年来最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古长城,为何一直都没有人进行维护抢修工作?又为何在广武长城被自然侵蚀的仅剩一座“月亮门”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仍不予理睬,没有进行任何保护工作,直到坍塌后才大张旗鼓的进行抢修?是当地文物保护资金不到位,还是只做的形象工程?到底是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不够强烈,还是另有隐情?很难想象的是科技如此发达的21世纪,竟连一段长城都保护不了,实在令人心痛不已。
朔州是华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老的沃土凝结了独特的边塞文化,这些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些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古遗迹一旦遭到破坏,便是一座城市难以恢复的败笔,更能成为千古的罪人。加强文物保护、遗迹抢救固然重要,但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更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宣传,将文物保护真正重视起来,应真正做到对文物保护防患于未然,不该亡羊补牢应对现实。(中国文物网驻朔州工作站)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