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宋墓出土文物系列解读:螭龙圆璧,从庙堂重器到文人玩物

  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纹饰精美的物件,因不清楚它的材质而倍感困惑,至今尚未命名亮相。这是一件单面刻有螭龙纹样璧状物,外径64毫米,内径20毫米,厚12毫米。它置于墓主人头部的左侧入殓,璧面有一处开裂。出土时受水浸润,像一团泡软的胶墨,通体漆黑,寒光森森。

  专家们对它的材质一时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只是根据它的表象特征,初步估计为墨或炭晶。赵伯澐墓的发现轰动之后,其随葬的投龙玉璧,水晶环佩,莲花纱袍、双蝶绫衫等精美的丝织品,一个个受到媒体关注而华丽亮相。只有这件黑不溜秋、软不拉几、混沌不清的东西像招嫌受弃的丑小孩,躲在角落独自黯然神伤。

  相当于一块相同体积饼干的重量

  9月9日,央视《国宝档案》栏目组采访摄制赵伯澐墓出土文物,这件螭龙圆璧才第一次接受媒体拍摄。借此机会,笔者有幸近距离观察并触摸到这件珍贵的文物。博物馆工作人员一再说明提醒,这件文物质地松散,极其脆弱,一定要小心取放。

  所有安全措施就位之后,笔者小心翼翼将之置于手心。圆璧极其轻巧,相当于一块相同体积饼干的重量;璧面有5处不同深度的细小裂缝,表面残留有疑似受轻薄的黑漆处理过的痕迹;其质地类似于棕榈树木质,松散而非紧密,感觉稍有重压就会使其凹陷、变形、崩碎、脱落。手拿这个一触即溃、一抖即散的东西,着实让人感到惶恐不安。“自杀谢罪”的故事话音刚落,恐惧之感倏然升腾。

  一条螭龙的艺术造型在璧面外径、内径两条线条间蓄势蛰伏。龙身简化成遒劲的线条,呈S形盘缠,龙尾分叉漫卷。四肢肩胛较为写实,肌体紧绷有力,如猛虎下山,其势若奔。三爪造型的前足作匍匐状,后足左伸右屈分跨大气,随时腾空而起。首部较为独特,面脑类虎似猫,双目圆睁,两耳硕大,口叼其尾。这个造型取俯视角度,为趴卧之态。像一只愤怒的小狗原地转着圈儿,急躁地追咬自己的尾巴,呈露出龇牙咧嘴的狰狞瞬间。螭龙圆璧为有规有矩,庄重严森的礼器,这一世俗的刻画是否保留了当年匠人那份未曾泯灭的童心呢!

  留有一道道刻画的痕迹

  圆璧以深浮雕琢刻,多处还留有一道道刻画的痕迹。

  螭龙整体作蔓草纹样造型,尤其龙尾作四股分叉舒展夸张相背漫卷,是典型的中古流行的“忍冬草叶”图案,称之为“忍冬纹”。这种卷草式样的花纹从敦煌壁画中缠枝漫卷开来,装饰着南北朝至唐朝的艺术天空。

  忍冬纹通过织锦这个媒体“图行”于丝绸之路,人们最先把来自西方的各种草叶纹样的统称为“大秦之草”。(“大秦”原是两汉时期对罗马的称谓。)而“忍冬纹”是“大秦之草”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曾几何时,匠人们将它吸收创造,成为完全中土化的各种样式的缠枝卷草。

  曾经一度,不少学者把忍冬与我国特产的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木——金银花扯上关系。扬之水在《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P84作了这样的澄清:“所谓忍冬纹,它在中土的装饰艺术中,最初只是外来的一种图案中产生的幻想叶子,而并非某种特定植物的写实,与中国原产的忍冬亦即金银花更是毫无关系。因此我们如果对它作客观陈述,毋宁舍忍冬这一似是而非的名称而仍概称为蔓草或卷草。”

  螭龙造型是古代汉族传统装饰纹样

  圆璧上的螭龙造型,是古代汉族传统装饰纹样。百度百科作这样的解释: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

  古人把龙神敬畏、生命崇拜、天地佑护、幸福祈愿一并幻化成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图腾之物,在王者的圆璧重器中缠绕、盘旋、翻滚、穿越、咆哮、飞腾——螭龙、螭虎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符号,代表神武、力量、权威、王者风范。

  龙吟虎啸的螭龙叱咤纵横几千年。

  它和厚重繁缛的饕餮一样,仿佛透过久远的年代,仍然能够传达给我们那巫的文化中迷狂暴烈的血质性格,是“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商颂》)的年代,是仍然未脱原始的野性的年代。它以狂暴的生命原始冲击力创造着诡异而华丽的器物,纠结着繁复炫目的纹饰,纠结着神秘、恐惧、庄敬、奇想的热烈情绪,是对大自然的力量怀抱着崇拜与畏惧之情的初民,在如狂的祭礼中对一切未知因敬畏与好奇而发出的符号似的颂歌(蒋勋《美的沉思》P36)。

  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图案设计,尤其是螭尾可以漫天缠绕,随处舒卷,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龙纹来装饰长边,充填方块,卷转圆弧,皆可熨帖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用于房屋门窗、家具、瓷器和服装。

  受复古风气的影响,宋代大量出现螭龙纹装饰纹样。如宋定窑以印花、划花手法在瓷盘、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装饰螭纹。

  佩在腰间犀角带上的一个装饰物件

  从圆璧螭龙图案的双肩上耸,前腿弯势柔软,作向前同时伸出的爬行;后足一弯一伸,呈矫健有力之势;尾部数股分叉弯曲等特征来分析,为宋元流行的样式。明显有别于汉至魏晋时期螭身有凹孔、圆圈纹、竹节纹、毛发纹的特点。由此,可断代为宋。

  这件螭龙圆璧是赵伯澐的收藏玩物,还是作其他什么用途呢?从它轻盈的份量来分析,不可能当作以重量来压制裙袍的玉环绶来使用。中国历代对官员的穿戴有着严苛的制度,服装、冠、带、笏等都有色彩、数量、材质上的规定。黄岩博物馆罗永华考证宋代品官章服制度,七品以下的官员,着绿色服,戴三梁冠,佩黑银及犀角带,无鱼袋,执木笏。赵伯澐曾是前平江府长洲县丞,从八品,也就是现在江苏苏州一带的一个副县长级别的官员。由此来判断,这个圆璧可能是佩在腰间的犀角带上的一个装饰物件。

  笔者还发现,它干燥后的质感与1978年江苏武进村前蒋塘5号宋墓出土的“中兴复古”香饼的质地、色彩十分相近,连裂痕的形状也极为相似。那么,它是否就是一块造型精美的香料呢?!这些还有待专家学者作进一步的考证。

  成为文人士子赏玩的器物

  收藏热始发的宋代,圆璧才开始成为文人士子赏玩的器物。然而在此之前,圆璧则是帝王将相使用的庙堂重器。玉是王者的专属之物,从汉字的组合来看就可见一斑。“王者加一点为玉,为王者才能有玉;白玉为皇,只有皇上才能拥有白玉”。

  中国玉礼器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是圆玉。圆玉按其用途可分为璧、瑗、环、玦四种。在汉代及汉代之前的历史活剧上,四种圆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具”,在君臣关系,人事处理上起着不同的作用。玉璧,在贵族朝聘,庙堂祭祀,丧葬礼仪等使用上都有严苛的规定;玉瑗,主要用以召人。天子召见诸侯,诸侯召见卿大夫或士的时候,都要命人拿着玉瑗,以为信物;玉环,主要用以君免臣罪,许回复任;玉玦,则表示君臣关系已经断绝,返回无望。《荀子·大略》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边境,或远离京都的地方),三年不敢去(离开),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在他的《璧·小物件写下大历史》文章里说:“虽然只是一个小物件,但它在历史舞台上反复出现,甚至影响、改写了历史。”文献中,“阴里之谋”(又称“石璧谋”)、“和氏璧”、“完璧归赵”等故事是对玉璧的价值最生动的演绎。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