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日平均参观人数近六万

  长假期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难进最热门的经典之一,进入纪念馆的队伍一直延伸到了马路上。虽然等候的队伍很长,但是参观的游客并没有焦躁,而人群中时不时传出庄重的小提琴声,原来这是纪念馆“和乐团”的文艺志愿者,每天上午他们都现场演奏,让游客在等候的同时能够欣赏到艺术表演。

  今天上午,记者在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看到,排队的队伍来回绕了几圈,加上近两日气温回升,着实让人有些燥热。不过排队的游客秩序井然,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井然有序地分批进入纪念馆。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不少本地和外地市民带着孩子前来参观,也有多位外国友人组成的跨国团队,面对马路上的参观者人流,过往汽车纷纷减缓了速度静默驶过。记者了解到纪念馆年参观量大约为三百万人,日均约在一万多至两万之间,而这个国庆长假,日均参观人流量将近六万,为了确保每一位参观者的人身安全,纪念馆对参观者们实行分批进入的管理策略。

  为了舒缓排队等候的参观者们的心情,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仅开放了两个入口,全力提升参观者入馆速度,同时,还在出口特地安排了隶属于大屠杀纪念馆的"和乐团"的文艺志愿们,连续三天的上午十点到十一点,为现场参观者们演奏小提琴和大提琴,庄重美妙的琴声吸引了众多市民流连驻足。和乐团原本以讲解员作为主要成员,近来渐渐转向以社会资源为主,核心成员十多人,主要来自南京市艺术学院、南京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等,从今年清明开始,和乐团的演出已更加频繁,也更为公众熟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张馆长亦向记者表示,随着和乐团品牌和平台的不断扩大,希望有更多的专业演奏者能够参与进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