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郡故城遗址保护项目实施

  9月28日,记者从海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了解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海郡故城遗址保护项目工程正在施工中。这一项目的实施,对海晏县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及旅游资源与相邻县市旅游资源的整合连片有着积极意义。

  海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王晓冰告诉记者,海晏县有金银滩的美誉,境内旅游资源尤为丰富,发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此次保护开发建设目标是将这一片区打造成集文化展示、文物保护、艺术传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城市文化景观带。保护开发建设原则是有效保护,合理布局,丰富内容、完备功能、舒畅线路、凸显特色、传承文化。在具体规划与建设中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文化与旅游融合、景点与城市建设并建,项目投入与招商融资同步,宣传推介与产业培育共推。规划共分5个片区:古城保护区、商务服务区、历史文化体验区、湿地休闲观光区、山水文化观景区。今后各片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相互关联。

  “西海郡故城遗址保护一期项目工程包括新建仿古城墙,东、西、南、北城门、文昌楼、点兵台等工程,水、电、路等附属设施建设,西海郡故城纪念馆、陈列馆、文化广场建设等内容,形成一个游客集散地,与海晏县城东面游客服务中心形成互补和接应。今后可成为游客、各拍摄组、作家书画协会等采风的一个集聚点。这一遗址位于315国道旁,西宁到这里仅1小时车程,旅游开发潜力较大。所以,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发展后期全县综合旅游开发有着很大的作用。”王晓冰说。

  据了解,西海郡故城遗址又称三角城遗址,位于青海湖东北。《汉书》记载,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在今海晏县三角城设置西海郡,辖海晏、刚察等地。后因王莽篡政纷乱,郡邑废弃。古城平面呈方形,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墙夯筑,四个城门的门址保存较好,这一遗址为湟水流域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代城址。区域内散布有大量砖、瓦等建筑残件。在这座古城堡里发现了一件名叫“石虎”的稀世文物珍宝,曾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保护遗址、发展旅游已成为一项社会主导产业。西海郡故城遗址保护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文化保护,而且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