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珍珠为媒 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办西亚地区艺术展

  作为2016中国卡塔尔文化年系列活动之一,“珍珠:来自江河海洋的珍宝”9月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推出的以西亚地区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为主题的国际交流展。

  展览共分为六大部分,依次分述珍珠的自然历史、海湾地区的珍珠、历史中的珍珠、天然淡水珍珠、养殖珍珠的开拓者、中国方式的养殖珍珠等内容。

  观众最感兴趣的王冠展示区里排列着6顶头冠饰品,它们分别来自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是其治下王公显贵们佩戴的头冠名品。冠身由金、银等贵金属打造,冠表堆砌镶嵌数量惊人的天然珍珠和钻石等材质,均由著名珠宝商和艺术家设计,制作工艺精湛。

  最早的珍珠首饰有罗马与拜占庭时期的精巧饰物,罗马金手镯、拜占庭式项链、拜占庭式绿宝石十字项链吊坠等。文艺复兴时期的有飞翔的丘比特吊坠项链、狮子形吊坠、舞女吊坠、蜜蜂形胸针、酒神女祭司头像胸针等,用不同形状的选材刻画出巧夺天工的动物、植物、人物形象,使珍珠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艺术时期的饰品以萨尔瓦多·达利设计的养殖珍珠与红宝石唇形胸针为代表。这些展品均来自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

  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提供了馆藏文物中的明朝万历年间孝端皇后的凤冠参与展览。这顶凤冠于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定陵,饰有金龙、金凤各九条,镶嵌了100余粒红宝石以及5000多颗珍珠。

  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月8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