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一年的八咏楼有哪些看头

  在闭馆大修一年后,八咏楼将于9月29日重新开馆(详见本报9月25日J2版)。有什么看头呢?钱江晚报记者先来剧透一下。

  一、登楼

  这次保护利用提升工程将毗邻八咏楼东侧原老六中的730多平方米空地和建筑纳入了八咏楼范围,并整合八咏楼长期荒废的后院,形成楼台与庭院相融合的新景观,设置了环形游线,经过碑廊、展厅和公厕。其中,碑廊将展出碑刻文物共7件。

  八咏楼东侧为金华著名书院之一的蓉峰书院旧址。此次,在蓉峰书院大门遗址上恢复了书院的石库门,并将原藏于市博物馆的书院门在书院遗址进行展示。

  另外,夜晚的八咏楼已经成了古子城的“亮点”,台基用洗墙灯打亮,主楼用线条灯勾勒出建筑轮廓,楼四周用10个红灯笼点缀,配合建筑周围的灯光,甚是美丽。

  二、观展

  八咏楼的新设展览名为“两浙第一楼”,按照八咏楼的建筑结构分布,分为“八咏名楼”、“千古风流”和“诗赋满楼”三个展厅。

  “八咏名楼”通过大型浮雕和沙盘模型,再现了金华“八婺首府”的盛况和八咏楼在金华的地标性意义。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从古建筑的角度剖析了八咏楼的科学和艺术价值。还编制了八咏楼大事记,让观众能更直观地了解1500年来八咏楼经历的风雨变迁。

  “千古风流”展厅通过微缩模型、场景画等方式,着重展现了以沈约、唐仲友、李清照、朱大典等人为代表的“八咏名人”。

  金华市书法家协会组织协会成员将历代文人墨客歌咏八咏楼的100多篇诗词写成书法作品,这些各具特色的书法作品在位于后院的“诗赋满楼”展厅展出。

  三、看砖

  去年10月,文物局在清理八咏楼东北侧护坎墙时发现各类铭文古城墙砖21块,砖上印有“兰溪州”、“兰溪州造”、“金华县”、“大城”等字样。其中,“兰溪州造”铭文城砖系首次发现。这些铭文砖的出土为进一步研究八咏楼以及金华城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些城砖也将进入八咏楼陈列展览,供市民参观。

  再附上个小贴士:八咏楼票价为10元/人次,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后停止入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