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戏剧博物馆推出建馆后最大规模藏品展

        清宫升平署八仙衣、金少山使用的绿靠、马连良使用的紫蟒、尚小云使用的守旧、小盛春使用的猴靠、杨慕兰使用的点翠头面、新凤霞书画作品……作为中国首座专业性戏剧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24日推出建馆30年来最大规模的馆藏文物精品展,多件(套)文物首次集中对外亮相。该展览展至10月31日。

 

        据了解,本次展览名为“沽上·伶韵·皮黄腔——天津京剧往事暨戏曲文物精品展,共分为“津门名家”“南北大家”“沽上坤伶”“戏曲改良”“票友造诣”“堂会演出”“教育机构”“专业院团”等八部分内容,展出了三级文物28件(套),一般文物及资料外文物48件,共76件(套)藏品。

  

       “清宫升平署八仙衣为纯手工缝制,共八件,其中有七件的尺寸和图案完全一样,是清朝皇宫内唱庆寿戏时的专用戏服,后流入民间,几经辗转后被天津戏剧博物馆收藏,成为‘镇馆之宝’。”本次展览策展人邵红重点介绍说。

  

        据了解,为了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现戏曲艺术,天津戏剧博物馆还根据展览内容创作了一部创意短剧《击鼓骂曹》。

    

        该剧导演马晓慧介绍说,百年前胡琴圣手杨宝忠在广东会馆演出《击鼓骂曹》,百年后菊坛晚进再续前缘。剧中《击鼓骂曹》以“戏中戏”的形式出现,《骂曹》是京腔京韵,走出“戏中戏”后用昆腔来表现。

  

        “以‘戏缘·薪传·鼓飞扬’为主题,通过‘今人’和‘古人’穿越时空的对唱,寓意戏剧艺术的薪火相传。”马晓慧说。

  

       天津戏剧博物馆正式命名、开放于1986年,前身为广东会馆,兴建于上个世纪初,是国内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装修最精美的清代会馆建筑,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等先后来此献艺,留下了艺术足迹。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