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横东村有支老年文物保护队
2016-09-24 16:57:26 作者:李遇 来源:山西晚报 已浏览次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更能知道文化遗产的宝贵和留存的难度,也会更主动地去承担起文物保护的责任来,他们可以说是民间的文化守护者。
绛县横水镇横东村就有一支老年文物保护队。
这个村里曾有过一座成汤庙,创建年代不详,明、清两代多次修葺。现存献殿、汤帝殿、圣母殿以及圣母殿东西两侧的马王庙和财神庙。每年农历三月初八仍有庙会举行。
成汤庙曾经长期被横水粮站占用,粮站搬迁后,这里一直无人管理,院内杂草丛生,有一点火星就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时年66岁的横东村村民王旺德心里非常着急,多次到村委、镇里、县里协商成汤庙的保护事宜。2004年,在与村、镇反复协商后,由他牵头,成立了“横东村成汤庙文物保护管理所”。“文管所”由10名年龄在55至75岁、关心成汤庙的老年人组成,王旺德被大家推选为所长,同时,他也被县里聘为成汤庙保护员。“文管所”成立后,10位老人白天黑夜轮流看守,尽职尽责地保护着成汤庙。2006年秋的一场大雨,5座建筑屋顶全部漏了雨,马王庙东山墙也大面积坍塌。怎么办?必须抢险维修!但是资金从哪里来?陷入困窘中的他们从庙里现存的历代维修碑记中得到了启发,于是发动群众集资。老人们走家串户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动员家人亲友捐款。为了给大家带个好头,王旺德先开了个家庭会议,把在外工作的儿女们叫回来,先在家里捐款,总共捐了1600元。通过努力,横东村及周边各村群众共同捐款5.1万元。之后,王旺德又动员有一定建筑技术的亲戚参与维修。历时一年半,投入义务工3538个,最后,不仅整修了庙宇,还绿化了庙院,重塑了汤帝、圣母、财神、马王金身,砌筑安装了简易山门。“文管所”这些老人把成汤庙当作自己的宝贝一样看管,唯恐有一丝一毫的闪失。每年成汤庙庙会期间,附近的善男信女们或多或少要捐点香火钱,老人们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利用好这些善款,再为成汤庙做点什么。庙里的13块重要碑刻大都散落着、露天存放,老人们又动起了新建碑廊的心思。2011年10月,王旺德老人拆掉自家的几间旧房,拣出木料、砖瓦,与其他几位老人一起四处“化缘”,连同庙会善款在内一共筹集资金1.3万元,在成汤庙盖起了5间卷棚式碑亭,使这些历代重要碑刻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文管所”的这些老人,白天吃在庙里,晚上睡在庙里,就是家里有事,也是尽快办完后又回到庙里,简直与成汤庙形影不离。2015年5月15日,77岁的王旺德老人在成汤庙院内锄草时累倒了,经医院检查,胃部大动脉出血,老人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四天,清醒后的第一句话竟是:“你们把庙院的钥匙交给谁了?”老人的问话令在场的人都感动得落了泪。
在王旺德老人的带领下,他们11年义务守护、筹资维修古庙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在运城市文物保护员表彰会上,王旺德说:“我们这些老家伙虽然在许多地方都感到力不从心,但是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发挥余热,为成汤庙的保护,尽最后一份力。”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